有如团契的参议团

受访者:马沃明先生

马沃明弟兄是彩坪浸信会会友,信主近四十年。马弟兄曾任教会执事会主席,十多年前卸任后,修读神学文凭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教会主日学部事奉。马弟兄三十年前创立自己的公司,蒙神供应,获得骄人的发展。为感激神的厚恩,他和妻子于2016年成立基金,支持一些初起步的福音事工。

一份殊荣

马弟兄认识曹院长超过三十年。 2014年,马弟兄获曹院长邀请加入「院长参议团」,盛情难却,便恭敬从命。马弟兄觉得曹院长为人和蔼可亲,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能够和他一同参与神学院的事情,感到荣幸。而且,身为浸信会人,能够了解「浸神」如何运作,明白自己的牧者是如何受训,马弟兄觉得很有兴趣。

再者,参议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能够从自身的专业向院长提出有用的意见;而且,成员与院长之间有互信的友谊关系,能够坦诚分享,直言不讳;参议团又可以尝试离开院长的同温层,扮演挑战不挑剔、直言正谏的角色,有助拓宽院长的思考,马弟兄觉得十分有意义。

浸信会一家人

「院长参议团」每年四五月间举行交流会,马弟兄每次参与,总感觉意犹未尽。虽然成员来自大大小小不同的浸信教会,有前辈也有晚辈,每年又只有一次聚会,但却有一种彼此一家的感觉。大家都是浸信会肢体,一同有福分参与浸信会大家庭里的事情,履行「信徒皆祭司」的信仰原则。马弟兄说,大家热身过后,各成员便回应院长的分享,为院长出谋献策;可惜时间有限,常常未能畅所欲言;即使随后晚饭席上仍可分享,但很多时候,大家都未能尽兴。

参加「院长参议团」也让马弟兄获益良多。在交流会上,他有机会听取各前辈在管理堂会和牧养方面的经验,可以作为自己教会的借镜;大家又彼此交流建立教会的心得和经验,十分宝贵。并且,他又有机会从中了解牧者的心肠和眼光。

培育信徒活出耶稣

  马弟兄指出,在曹院长的带领下,「浸神」不仅是训练信徒认识圣经,更是培育同学信靠耶稣,活出耶稣。曹院长有魄力,用心带领神学院,多年来一步一步实现他提出的「信望爱工程」。

此外,马弟兄十分欣赏「浸神」的毕业生,这两年他的教会就聘请了五六位。他认为近年毕业生的水平高,在讲台上解释及应用圣经的能力提高了;而且,较为沉实,殷勤服侍,有牧者心肠。马弟兄建议,同学在学期间除了在教会实习,还可以多参与社会服务,或探访不同阶层人士,学习如何跟不同人士相处,扩阔接触层面。

马弟兄期望参议团不但是个咨询组织,提供意见,也好像一个团契,能为院长及神学院祷告,给予支持。

相关文章

团结合一向前发展

受访者:权百岁先生Interviewee: Mr. Kuen Pak-sui 权百岁弟兄是九龙城浸信会会友,热心事奉,尤其是传福音和参与社区关怀的事工。他在教会差会事奉二十年,拓展海外及国内事工;在传道部服侍十五年,负责本土差传、关怀神学生、关怀本土社区,发展印佣事工。他又担任联谊部部长,且作成长班的导师。权弟兄经营生意,并且开设工厂。他和太太育有一子一女。 ...

「浸神」与「院长参议团」

曹伟彤院长Joshua Cho President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的「院长参议团」(「参议团」)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来,参议团的发展放缓,成员彼此见面交流的机会亦逐渐减少。直至2009年,我重新招聚参议团各成员,每年举行定期聚会,情况才开始改善。经过十年时间,喜见成员彼此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且日益能够发挥参议的角色。由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每年聚会的讨论气氛都相当炽热兴奋,成员热情投入,将所知心得倾囊相授,毫不吝惜。 ...

浸神与教会环环相扣

受访者:黄兆辉教授Interviewee: Prof. Ir. Steve Wong 黄兆辉教授自幼便上教会,先后在钻石山浸信会及大角嘴浸信会聚会及事奉,至今五十年了。黄教授除了在教会事奉之外,还积极参与办学团体的义务工作,在本地及海外兴办学校,以教育造就学生,传扬福音。黄教授从事建筑顾问及环保行业,他成立的公司现已发展成为跨国企业。黄教授和太太育有三名子女,均已信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