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假如没有《山道期刊》……
黄顺成本院神学硕士生假如没有了《山道期刊》,那就太可惜了。 《山道》流露了「浸神」老师及学者们对学习的热情,以及他们对华人教会的疼爱。各位老师及作者各有专精,有精通神学教义,有钻研新旧约圣经,也有长于伦理思考。阅读《山道》,让我进入他们的视界,从他们的眼睛看见神学世界及教会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
叫人惊喜的《山道期刊》
黄福光旧约教授这些年来我担任《山道期刊》的编委,实感荣幸。身为期刊的编辑,我自然希望阅读《山道》的人越来越多。但没想到竟有位澳洲的圣经学者向我索取我两三年前在《山道》发表的文章之英文版本,我十分惊喜。想必是他的一位学生(可能是从香港前往当地进修的华人学生)引述了我的文章,引起他的兴趣。知悉远至澳洲的同好也阅读《山道》,实在叫人欣喜。这肯定了我们的努力!同时,这也让我们醒觉,提醒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山道》的水准。神学院的学生会读《山道》,在功课中引述它;同样,他们的老师和外国的同好也可能乐于读它呢。 ...
生之痛.生之乐
吴国杰基督教思想(教会历史)教授出版犹如生产,初闻怀孕喜讯,总觉兴奋雀跃。笔者于2001年初开始在浸神事奉,创刊于二十年前的《山道期刊》此时已有数期面世。任教不久,即有幸获邀担任2003年总第十一期的编辑,初尝文稿邀约、审阅、校对的滋味,且首度于期刊加入「讨论文章」部分,工作虽具挑战,却带来喜乐。此后,续有机会为期刊担任三期编辑,撰写文稿十数篇,对期刊出版的参与看似从没间断。 2010年,曹伟彤院长邀请笔者进一步担任编辑委员之职,我既对学术研究素有负担,遂欣然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