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敬拜的地上预演
罗洁盈
实践神学科助理教授(崇拜与圣乐)
七十五周年院庆筹备委员会.执行委员

天国敬拜的地上预演
七十五周年院庆感恩崇拜暨音乐颂赞会之筹备感想
祈愿与想像
明年便是香港浸信会神学院七十五周年院庆。感恩,有机会参与院庆的筹备工作,并且在明年4月举行的七十五周年院庆感恩崇拜暨音乐颂赞会担任指挥。
七十五周年院庆感恩崇拜暨音乐颂赞会,以「立于基督‧迎向未来」为主题。祈愿上主继续保守并带领我们,借着本院的神学教育服侍众教会,培育属神的工人,使他们在坚定的信仰根基上牧养群羊,勇敢面对未来种种挑战。在此,笔者除了想漫谈一下有关这场感恩崇拜的一些构思、编排、音乐形式、歌词等等,也诚愿大家一同领受上主的启示,一同更新,建立我们对这场感恩崇拜的共同想像──这是我向主的祷告。
主基督房角石
首先,回想一下我们(包括来自不同堂会的传道人)是如何在同一根基上被基督建造,再共同想像未来如何继续靠复活主的能力,在这多变的世代,传讲这永恒不变的福音。诚然,基督是我们的信仰基础,是我们的房角石。所以我们计划在恩感崇拜上献唱〈主基督,房角石〉。早在一年前,学院诗班便开始练习这首由基督徒作曲家陈伟光博士创作的四部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的圣乐作品。诗歌引导我们宣认基督是我们的房角石,在祂以外,别无拯救:
主基督─房角石!主基督─房角石!
匠人所弃的石头(房角的石头),
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除祂以外,别无拯救;
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靠着得救!
其中「主基督」这句先由女声以活跃有力的切分音唱出,男声应唱「房角石」则用平均的节拍,加上明显而坚决的重音(marcato)呼应。这与圣经以弗所书二章20节的经文相互配合,表达耶稣基督自己成为这个稳固根基的重要性。音乐随后扩展为四部合唱,强调「匠人所弃的石头,却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参诗一一八22;徒四11)──和声以悬疑音(suspension)及延迟解决(resolve)的撞音,展现当下的文化处境与基督对话时的张力。
崇拜是公开宣认(public proclamation)基督信仰的场景。祈求在七十五周年院庆感恩庆崇拜之时,主再次召聚我们在一起,共同聆听主道,并且表达我们的感恩、祈求和颂赞,公开展示我们的信仰。历代圣乐前辈借着追求卓越,在崇拜中运用音乐与崇拜艺术(worship and the arts),表达出经世(economic)与内蕴(immanent)的三一上主的真、善、美。美学(aesthetics)本身反映天父创造时的美好,但也需要被救赎。基督的真理使我们成为圣洁、君尊的祭司,让我们在圣灵的引导下努力活出美善,建立属于上主的爱的群体,见证主的临在和恩惠。
光照与更新
其次,检视我们所信的真理根基。学院于1951年创校,明年将届七十五周年了,有什么需要提醒?有什么忘记了?有什么需要被光照和更新?耶稣在最后晚餐上擘饼、拿杯时,嘱咐门徒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参路二十二19;林前十一24-25)。 「记念」的希腊原文anamnesis,意思就是「免得忘记」。
有时转变可以带给我们新颖的眼光,让我们有新的发现和提醒。我们将会献唱的另一首诗歌〈承担未竟的使命〉,便是一个例子。这诗歌是把会众诗〈教会根基歌〉填上新的歌词,又重新编曲;这不单是风格上的转变,更是从新的角度诠释我们该如何继续成为属于基督的教会。
当日本院诗班与联合诗班合唱的〈哈利,哈利,哈利〉和〈主基督,房角石〉将会互相呼应,一同以歌声和信心宣认这「匠人所弃的石头」正是我们唯一的依靠。在此石头上的建筑,即使被拆毁,或者经历黑夜,也必定能够靠复活的基督──那清晨的日光──重新看见光明,成为活石,被建造成为父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获得终极的拯救和希望。
天国敬拜的地上预演
七十五周年院庆的纪念活动,的确需要很大的能量去筹备。愿我们都被召聚,对「浸神」及所服侍的教会有共同的想像。这不只是一个活动而已,每次联合诗班的练习或献唱也可以想像为「天国敬拜在地上的预演」。让我们运用神所赐的恩赐,借着以圣经为中心的敬拜,一起重述并表达对祂的赞美和感谢,并且继续参与祂的更新和创造工作。我们所相信的三一上主,是既超越又内住的神。我们需要汇聚彼此的恩赐和想像力,才能看见那「日光之上」的进路,才能成为活祭,一起带着从上而来的平安进入世界(go in peace),去敬爱并事奉主!愿祂得着最大的荣耀!Soli Deo 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