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诗歌,牧养处于死荫幽谷的人

李天慧

校友会诗班员

天慧与母亲

当自己或身边的人处于死荫幽谷,当人说的话已无法带来慰藉,圣诗却可以成为一个途径,让我们的心思意念转向神,帮助我们向神表达内心最深切的渴望,借此向神祷告。

九年前,母亲患病,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当时母亲在医院床上要求播放〈祢真伟大〉这首诗歌。我们一起赞美天父,深受身体痛苦煎熬的母亲立时感受到神的同在,心里满有盼望。过了几天,神接了妈妈回天家。我在悲伤之中,神透过福音歌手Laura Story 的诗歌“Blessings”不断给我安慰。以下是一些特别触动我心的歌词(附中文意译):

Yet love us way too much to give us lesser things.
但祢只会把最好的给我们,因为祢非常爱我们。

And when darkness seems to win,
we know the pain reminds this heart
that this is not, this is not our home.
当黑暗似乎占上风,
这些伤痛提醒我们,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家。

And what if trials of this life,
the rain, the storms, the hardest nights,
are Your mercies in disguise?
或许这一生的磨炼,
那些狂风、暴雨、无眠之夜,
原来背后藏着祢的恩典和怜悯。

这些歌词带给我对永恒的见解,提醒我主仍然在掌管,我必须选择继续相信祂,因为祂爱我和我的家人。祂不会给我们无用的东西。

我相信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历。神借着诗歌赐下帮助、平安和安慰。我曾经唱诗歌给一位患有脑退化的主内弟兄听,尽管他的脑部功能正在衰退,但那次所唱的诗歌确能唤醒那位似乎在「消失中」的弟兄。我体验到诗歌的力量。感谢主赐下诗歌,让我们可以借此与祂连结:在真理中,以我们的心灵、情感,赞美敬拜祂。

相关文章

, ,

重拾初心

黄坤华道学硕士一年级Kuan-wa Wong (M.Div. 1) 寻着生命的意义我出生于信奉传统信仰的家庭,自小家人就把我「上契」给土地公。父母对我非常严厉,小学时期的我又脾气暴躁,又自卑,做了很多负面的事,如离家出走、吸烟、饮酒、说脏话、自残、欺凌同学等:在老师眼中,我是个问题儿童。小五、小六的时候,我常常问自己:「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即使将来多么成功,甚至成为全球首富,死后却什么都带不走。我什至想,自己无法选择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但却可以选择何时离开。 ...
,

迎向七十五.敬拜颂赞主

明年,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将踏入七十五周年。学院正积极筹划以圣乐及敬拜开展这新的篇章。今期《院讯》特别邀请「七十五周年院庆筹备委员会」召集人陈合英姑娘分享她的感受,并介绍院庆的主题和徽号;又邀请了筹备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七十五周年院庆感恩崇拜暨音乐颂赞会」指挥罗洁盈博士,谈谈这个崇拜的设计点滴。此外,三位参与院庆崇拜事奉的成员亦会分享圣乐如何影响他们的生命。我们诚挚邀请您一同参与明年4月举行的这场圣乐敬拜盛会。 ...
, ,

陶造我生命

郭温敏仪道学硕士一年级Man-yee Wan (M.Div. 1) 与神相遇受上帝无私的爱感动,中二时我在学校福音周的布道会上决志信主。初中时期,人生首遇风浪:爸爸患上重症肌肉无力症,家境也渐走下坡。中六的我开始投入教会生活,在成长路上认识到神是大能的医生,是爱,是拯救;神能改变人的生命;神是人生命的至宝……。在家庭困境中,神是我唯一的倚靠。虽然我们经历种种艰难,天父却使福音一步步临到我家,先是爸爸、妈妈,然后是大姊,最后是二姊;前后十多年间,全家人都信了主。感谢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