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生命交织的圣乐

柯兆添

神学硕士生

  回望自己靈命成長的道路,聖樂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此,筆者希望借用英國浸信會學者費迪斯(Paul Fiddes)對浸信會做神學的方式的觀察,檢視上帝如何藉聖樂造就我的靈命。費迪斯指出,在具體信仰群體的涵義上,浸信會做神學的方式有三種:經驗、認信、故事。*

  在經驗層面,筆者回望自己在母會成長的日子,傳統詩歌──包括《頌主新歌》、《世紀頌讚》等詩集的詩歌──所帶來那種傾向史詩式(epic)的音樂經驗,形塑了我對教會音樂的印象,也培養我欣賞音樂敬拜如何以樂載道。在我現時事奉的教會,現代流行詩歌──不論是海外或本土的──所帶來那種傾向抒情式(lyric)的音樂經驗,則開闊了我對教會音樂的想像,也讓我認識不同弟兄姊妹的信仰表述。

  至於認信層面,筆者相信傳統和現代風格的教會音樂所盛載的,同樣是基督信仰的內容,對我們的屬靈成長也有幫助。因此,要在傳統和現代的音樂風格之間只選其一,是一個偽命題。事實上,不論是哪一種風格的教會音樂,筆者都從中經歷到被教化(edification)的過程。我們從詩歌認識到自己所信仰的三一上帝是一個怎樣的神;而且,我們藉著詩歌以歌聲宣認、認信自己的信仰──正如聖經所說的,藉此彼此教導,互相勸戒,歌頌上帝(參西三16)。

  最後在故事的層面,上帝藉聖樂建立筆者的屬靈生命:聖樂不只讓我在情感上投入敬拜,在信仰知識上得以長進,而且某程度上,聖樂更與筆者個人的屬靈成長經歷聯繫起來,成為我生命故事的一部分。相信不少弟兄姊妹也有這樣的體驗,在經歷上帝帶領的過程中,有一首詩歌成了我們的幫助、提醒和鼓勵。自此這詩歌對個人來說,就不僅是一首普通的詩歌,每次再聽見,也叫人回想起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經歷。聖樂和自己的生命故事,從此交織在一起。

  願教會的聖樂繼續蒙上帝使用,並藉著我們的經驗、認信和故事建立我們的屬靈生命,榮歸三一上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aul Fiddes, Tracks and Traces: Baptist Identity in Church and Theology (Carlisle: Paternoster, 2003), 4-12.

相关文章

, ,

陶造我生命

郭温敏仪道学硕士一年级Man-yee Wan (M.Div. 1) 与神相遇受上帝无私的爱感动,中二时我在学校福音周的布道会上决志信主。初中时期,人生首遇风浪:爸爸患上重症肌肉无力症,家境也渐走下坡。中六的我开始投入教会生活,在成长路上认识到神是大能的医生,是爱,是拯救;神能改变人的生命;神是人生命的至宝……。在家庭困境中,神是我唯一的倚靠。虽然我们经历种种艰难,天父却使福音一步步临到我家,先是爸爸、妈妈,然后是大姊,最后是二姊;前后十多年间,全家人都信了主。感谢神! ...
, ,

重拾初心

黄坤华道学硕士一年级Kuan-wa Wong (M.Div. 1) 寻着生命的意义我出生于信奉传统信仰的家庭,自小家人就把我「上契」给土地公。父母对我非常严厉,小学时期的我又脾气暴躁,又自卑,做了很多负面的事,如离家出走、吸烟、饮酒、说脏话、自残、欺凌同学等:在老师眼中,我是个问题儿童。小五、小六的时候,我常常问自己:「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即使将来多么成功,甚至成为全球首富,死后却什么都带不走。我什至想,自己无法选择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但却可以选择何时离开。 ...
, ,

不再迟延

叶志华神学学士一年级Chi-wah Yip (B.Th. 1) 我初中时在布道会决志信主,后来经同学介绍,参加了教会的团契和崇拜,开始有稳定的教会生活。我在1997年受浸加入教会,并开始尝试不同的事奉岗位。感恩随后的日子,无论在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的事上,都经历神的厚恩,大大加强我对神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