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宣讲

曹伟彤 院长
林国彬 院牧、实习主任、实用神学科讲师
曹:

我们知道杨牧谷重视宣讲,他的讲道有何特点,对我们有何启迪?

林:

杨牧谷讲道最吸引的地方,除了是解说经文精彩,还因为他博览群书,在讲道中总会引用某些书籍与经文对话。他可能不自知,他或许已经运用了欧斯孟(Richard R. Osmer)实用神学(practical theology)那套进路,就是用神学与其他学科对话

他的《受伤的恋者:何西阿书今释》零散地记录了他对讲道的见解及其方法论。其中有一篇的开首,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传道者如何寻找信息?第二,听道者如何听道?

传道者如何寻找信息呢?杨牧谷认为宣讲的信息并不是一篇一篇去计算的,而是共有一个生命信息(life message)──神给你的一个一生之久的信息。传道者整个人生都是在宣讲这个信息,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 (后来,我发现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和杨锡锵医生也有相同看法。 )因此,传道者必须在神面前领受一个一生之久的信息,终生只传达这个信息。具体地说,神给你一个信息,你要在「这个时间」、「这个处境」(例如香港)、对「这群人」宣讲(朗基〔Thomas Long〕也正正用上这些字眼)。对杨牧谷而言,他宣讲的生命信息就是:圣经是要改变我们的生命。

第二,听道者如何听道呢?杨牧谷曾在地方堂会担任顾问,而且积极参与,对基督教会活石堂影响深远。他认为听道者听道的方式,在乎传道者与会众之间的关系,他甚至比喻为父子的关系。他强调,彼此有深厚的关系,听道者才愿意听道。加上,如果传道者长期处身地方堂会,他在台上的宣讲跟台下的行为表现,是会众有目共睹的。所以,借着与传道者的关系,借着观看他在台上的宣讲与台下的表现,会众就如此听道了。因此,他认为传道者及牧者的角色应该由同一个人担任──台上为传道者,台下为牧者。

曹:

你刚才提及一个很宝贵的重点,就是传道者与牧者是同一个人,这方面可以补充吗?

林:

传道者除了讲道,还须要真心关顾会友,这种关系甚至好比父子。传道者不能只作台上的讲员,却不与会众建立关系。

曹:

这样听来,传道者不单要言行一致,活出榜样,还须要与会众之间有一份情谊和爱的关系。

林: 是的,传道者须要与会众有生命的结连。

曹:

你刚才说,杨牧师对圣经有深入了解,又有一颗为父的心,与弟兄姊妹之间建立起爱的关系,且有一种对神忠诚的召命观念,因此他讲的道能够影响他人。的确,用杨牧师的观点来看,若我们的同学能够拥有为父的心、与弟兄姊妹有真诚的关系、活出讲员的榜样,那么,他们就真的算得上是好牧者。这是很宝贵的提醒。

你曾提及杨牧谷很多时候谈论「顿悟」,可以解释一下?

林:

杨牧谷最后一本释经书《作祂的仆人:哥林多后书研读》,其中有一节「传道人与他传的道(一5-22)」,就提及怎样促成听道者在心灵产生顿悟。他强调,会众在听道时心灵产生顿悟,生命才有改变的方向。他甚至夸张地说,很多讲道者就像「跑江湖」。刚出来「跑江湖」总是战战兢兢,但习惯了后,就知道大概要说哪些笑话或故事去感动会众。但你回想过去听道,即使曾经多次笑过、哭过、感动过,那又如何呢?最后还是一场空。如果听道者没有顿悟,生命没有改变,也是没有意义。

讲道应该怎样做呢?杨牧谷提出四个步骤:一、重塑现场;二、解释事件;三、对现代人的意义;四、立志遵行。第一、二是指向圣经的世界,第三、四则指向我们的世界。 (此处明显运用了斯托德〔John Stott〕释经讲道中「两个世界」的概念。)

第一,讲道者须要重塑现场。杨牧谷认为,圣经本来就是由事件组成,因为须要记录才化成文字、文本。因此,若想弟兄姊妹听道时有所顿悟,就须要重塑现场,这是解经部分。例如历史背景的解说,能让会众仿佛亲历其境。或者,换他另一个说法,就是借着解说圣经的历史背景去建造一个舞台,让会众置身其中。不过,单是塑造舞台并不足够,所以,第二,还须要解释事件,包括解说事件发生的处境、人物、来龙去脉等等。这两点就是塑造圣经的世界,让会众置身舞台当中,目睹事情发生,他们就能直接与经文对话。

只完成这两点也不足够,单单让会众置身在圣经的世界,站在舞台之中,也只是像看一出戏罢了,怎样使之连系至今天的生活?第三、四点就是指向今天的生活。第三点指出,要注意经文中发生的事情,其处境与我们今天处身的世界,在结构上有何相似之处。你须要找出这些结构上的相似点,才能解释该段经文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在这方面,杨牧谷尤其擅长,因为他博览群书,而会众也相当喜欢他这部分的解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议一些简单可行的行道步骤,因为听道者要把道行出来,才能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录自神学沙龙「今日在香港宣讲:再思杨牧谷与朗基」(2020年6月1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