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
  3. 山道期刊
  4. /
  5. 總第九期(2002年6月)

山道期刊

總第九期(2002年6月)

主題: 教會與多元宗教處境
包括專題文章五篇及書評七篇
頁數: 139
售價: HK$100
專題文章
黃福光 從舊約看多元社會的宗教委身 Abstract
孫寶玲 多元宗教的考驗:新約使徒行傳的個案 Abstract
吳國傑 教父時期的教會與多元宗教處境:君士坦丁時期羅馬帝國基督教化進程再思 Abstract
曹偉彤 後自由神學的宗教觀 Abstract
鄺振華 多元宗教處境下的香港宗教自由:從回歸前後的幾個個案看香港宗教自由狀況的轉變和教會的責任 Abstract
  • Religious Commitment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An Old Testament Perspective

    WONG Fook Kong

    This essay begins with Brueggemann’s observation about the “amazing pluralism”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Church. I 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 with the qualification that this has been the experience of Asian churches all along. Pluralism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its ranks is not new to Asian churches. When we look at the Old Testam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it is evident that ancient Israel also lived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Different gods competed for loyalty among the nations. Within Israel too there were different views about YHWH. It is against these competing ideologies that the authors of the Bible 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worship YHWH as the one and only God. Thus pluralism should not be a reason for abandoning one’s commitment to worship YHWH as the one and only God. Rather, it is exactly in face of alternatives and competing claims that one needs to make a firm commitment to worship YHWH.

  • The Challenge of Religious Pluralism: The Book of Acts as a Test Case

    Poling J. Sun

    Since the 8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issue of religious pluralism has become a challenge to Christian communities. Granted the highly developed connections among nations in this electronic age resulting in conversations and mutual influences, a plurality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phenomena seems inevitable. This is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ies found themselves, addressing and being addressed by a world characterized by cultural inter-penetration. With this in view, this article offers a study of several passages in the Book of Acts, attempting to explore how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ies encountered their surrounding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finding their identity and appropriating their mission.

  • The Church and Pluralism in the Patristic Period: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Christianization of the Roman Empire during the Time of Constantine

    Nathan K. Ng

    The reason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nstantine has long been a matter of scholarly debate. Traditionally, the emperor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converted religiously by the power of Christ. Modern scholarship, however, tends to attribute the conversion to political reas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reevaluate the controversial conversion through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christianization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first section tries to show that the political stature of paganism was actually at that time much higher than the church.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explain why Constantine chose to become a Christian if, as many modern scholars suggest, political stability was his sole concern. On this found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argues that the emperor’s bias towards Christianity was at least partially religious. Putting all evidences into consideration, a proposal of 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Constantine is tentatively reconstructed at the end of the discussion.

  • 成興榮

    舊約助理教授

      在舊約先知當中,先知以利亞是一個獨特的人物。經文描述他沒有經歷肉身的死亡,其離去的方式更是事史無前例,與眾不同。這位先知的獨特之處,不單見於他在火車火馬伴隨下乘旋風升天,也見於他初期作先知的時候,正如列王紀上第十七章所記載的。本文先簡述列王紀上這卷書的由來、第十七章的脈絡和結構,然後從敍事角度探索這章經文的詮釋。

    書卷由來

      關於列王紀上的由來,其中一個詮釋的進路是將成書時間定於被擄時期。當比倫攻陷耶路撒冷,猶大國滅亡了,被擄時期的以色列人不得不為這件事尋求解釋。對他們而言,被不敬虔的領袖管治已經苦不堪言,徹底失去國家就更是深層的身分危機。及至猶大國被巴比倫人征服後,猶大這個名字從此在政治地圖上消失,以色列人——神的選民——也被剝奪了其世世代代居於神所應許之地的權利。國家覆亡,領土被奪,這種狀況亟需得到解答。被擄時期的讀者需要明白耶和華的選民為何竟蒙受如此徹底的損失。

    經文脈絡

      列王紀上第十七章介紹以利亞登場,這章經文之前剛介紹了以色列王亞哈和王后耶洗別(十六29-34)。該處描寫亞哈這個王,不但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而且比以前的列王更甚。從前君王耶羅波安在撒馬利亞另建神殿與耶和華的聖殿競爭,這項標誌性的罪,與亞哈的惡行相比卻似乎微不足道。亞哈娶了西頓王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又勾結外邦神明巴力和亞舍拉,將以色列全地陷於極大的宗教威脅之中。

      而在第十七章之後,第十八章則講述以利亞遇見俄巴底,及後又與亞哈和巴力的眾先知對抗。作為單單事奉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孤身一人在迦密山上與巴力先知比試先知的權能,一決勝負。結果以利亞獲勝,徹底擊敗巴力的眾先知,旱災也隨之結束。

      上文指出百姓背叛神的問題日趨嚴重,下文描述以利亞最終勝過巴力先知,而夾於兩者之間的這章經文,則描畫以利亞起初的孤立無援和神的保守支持。第十八章講述的都是較公開的事件,相比之下,第十七章主要記述以利亞遇見那些對象(例如烏鴉、撒勒法的婦人和她兒子),都是在較私下的場景(例如基立溪、西頓地區那婦人的家)。以這些地點和人物作為背景,第十七章的敍事描畫三個事件,它們似乎表達以利亞如何被裝備,預備他接受將要承擔的先知角色。同時,這三個事件的難度一件比一件高,似乎都在考驗以利亞保存生命(preserve life)的決心。

    經文結構

      第十七章可按照內容明確地分為三大段落,每個段落都有助於建構以利亞如何準備好擔任先知角色。第一段落(1-6節)描寫耶和華吩咐以利亞到一道溪旁逃避旱災,以保性命。第二段落(7-16節)敍述以利亞遇見一個婦人,是關乎維持生計的事,而第三段落(17-24節)講述那婦人的兒子奇蹟地復活。

    第一段落:不尋常的蒙召敍事

      這段敍事突如其來介紹以利亞(אֵלִיָּהוּ)登場。他名字本身的意思是對耶和華忠誠,字面意思是「我的神是耶和華」。經文描寫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直接對亞哈王說話,正如原文用詞וַיֹּאמֶר(「他說」)加 אֶל־אַחְאָב(「對亞哈」)所表達的。值得留意的是經文沒有交代說話的場景,以致能夠營造一種臨場感,使以利亞的宣告看似近乎直接對抗亞哈王。

      另外,有關以利亞的背景資料——從基列的提斯比來的提斯比人——至今仍然不詳。經文介紹別的先知都是交代其家系(例如:上一位出現的先知耶戶[十六1]是「哈拿尼的兒子」,以利沙[十九16]則是「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介紹以利亞卻是指出其出身地點,而非他的父親是誰。而且,比較耶戶和以利亞蒙召的片段,兩者開頭也呈現強烈的對比。耶戶的蒙召敍事,以公式短語「耶和華的話臨到(他)」開始(十六1),顯示耶戶是被動地接受神的啟示。反觀以利亞,經文刻畫他是個積極主動的人,敍事以他表明自己對耶和華忠誠來開始(十七1)。但在鋪排上,緊貼的經文卻是一個看似與先知召命有些矛盾的吩咐:耶和華吩咐以利亞去基立溪旁躲藏,與人隔絕,並且要藉著烏鴉受供養——根據利未記,烏鴉是不潔的動物(利十一15)。

      事件的次序偏離了典型的先知蒙召敍事。先知一般都是從耶和華那裏領受信息,然後傳達給廣大的聽眾;以利亞卻以自己說的話作開始,然後離群退隱。雖然第1至4節展示的是個不同尋常的耶和華使者形象,但第5節向讀者保證以利亞是順從神的:「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王上十七5)。儘管對以利亞的介紹和事件的次序都不尋常,但最後的這節經文能夠緩解讀者可能產生的疑惑,因為以利亞遵行了神叫他保存生命的奇特命令。

    第二段落:順命的大能先知

      除了描繪以利亞遵從了神的吩咐,經文更在第二段落敍事的開首告訴讀者,以利亞所宣告的旱災真的實現了(7節)。敍事者藉著以利亞的預言應驗來突顯以利亞作為耶和華的大能代理人(powerful agent)的角色。從第7至8節開始,經文則筆鋒一轉,採用先知宣告敍事的典型順序。上一段落裏以利亞是第一位出聲,在第二段落則是耶和華的聲音先發出:第8節「耶和華的話臨到他」這句話,表明神在以利亞未作出任何行動或說話之前,向他發出指令。這與第一段落由以利亞自己的宣告開展一連串事件,形成鮮明對比。

      第8至10節的內容編排,也值得留意。耶和華給以利亞的命令有兩點:去住在撒勒法,以及依賴一個婦人供養。這段敍事在第10節連續使用三個動詞(「起身」、「往」、「到了」),強調以利亞立刻遵命。他到達西頓國境,接著與那婦人對話(10-12節),兩人說話充滿動感,十分有趣。婦人樂意滿足以利亞要水的要求,但當以利亞要求食物,婦人因自身也面對一樣的缺乏,所以表現得猶疑。以利亞卻作出大膽的回應,吩咐婦人要先為他預備一個餅,然後才為她自己的家庭預備,並應許上主的供應不會短缺。這個保證十分重要,因為這是耶和華起初的命令沒有明確提到的。經文這個編排,可能使讀者好奇到底以利亞所說的會否應驗。事件的結果不再以對話的形式呈現,而改以單靠行動和後續的事件隱晦地證明以利亞的話是真的。最後,讀者僅從敍事者的口得知那婦人遵從了吩咐,而以利亞有關食物供應的預言也應驗了(15節)。

      這個段落雖沒有明白地說以利亞順服神,像第一段落那樣(「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十七5),但他自始至終的行動都確實表明他恪守耶和華的指示。這種敍事手法邀讀者積極投入經文當中,在當時難以保存性命的困苦境況下,根據以利亞的行動和事情的發展,自己得出以利亞是否忠誠的定論。同樣重要的是,以利亞所宣告而敍事中耶和華卻沒有提及的——旱災及用不盡的麵和油;它們暗示在那構成生命威脅的處境裏及保存生命的供應上,耶和華都在幕後行動

    第三段落:謎題待解?

      最後的事件(17-24節)開始時,經文連續用了兩次 וַיְהִי 來重複形容孩子的身體狀況。另外,敍事者稱呼那婦人不再只用 אִשָּׁה(「婦人」),而轉為使用 הָאִשָּׁה בַּעֲלַת הַבָּיִת(「作那家主母的婦人」)。這個變化暗示她在敍事中身分的轉變,由一個需要幫助的婦人,變成那在以利亞寄居的家庭中當家作主的人。重要的是,在這最後的段落首先出現的是那婦人的聲音,而非以利亞(第一段落)和耶和華(第二段落)。儘管敍事者之前描述了孩子的狀況,但從婦人對以利亞說的話,似乎暗示她要以利亞對孩子的狀況負責。這個聲音,是一個近乎指控的聲音。第三個事件裏,首個發聲的是一個外邦婦人,她指控神的先知在保存生命的事上失職。

      面對婦人的嚴重指控,以利亞不待婦人說甚麼,就把孩子從她手中接過來。他退回自己居住的樓房,私下懇求耶和華,認為是耶和華使孩子的健康惡化。經文強調這點,說「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21節)。此舉成為這一章的高潮,因為這是以利亞登場以來首次向耶和華說話,是懇求耶和華保存孩子的性命。然而,能否成功,關鍵全在於耶和華的旨意——耶和華是否選擇應允以利亞的懇求。結果祂應允了。

      孩子回復健康之後,婦人相信以利亞是真正的「神人」。這最後的段落(17-24節)對婦人的刻畫,浮現了一個敍事謎題(narrative puzzle)。雖然婦人起初把孩子的死歸咎於以利亞(18節),但終於在第24節承認他是「神人」(אִישׁ אֱלֹהִים)。這遲來的承認跟情節的發展有些不協調,因為食物短缺時,以利亞已成功介入(以利亞在第14節說的話於第16節已應驗),早在那時就該促使那婦人看出以利亞有那連繫於神的能力。如果那時就承認他的神人身分,敍事的發展就較為順理成章。可是,敍事卻將婦人的認可留到第24節,這個遲來的承認可誘發讀者思考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可能含有的意義。

    遲來的承認

      列王紀上第十七章其中一個可能的詮釋,是視這些事件為以利亞的「先知職事之新丁訓練營」。他必須接受耶和華給他的挑戰,依靠不潔的飛鳥供養,又仰賴外邦人賙濟,才能存活,最後更要恢復他人的生命。這些都是艱難的任務。以利亞惟有經過這些越來越艱巨的考驗,磨煉了他對耶和華的倚靠和信心,才能成為民眾的先知(王上十八)。可是,千萬不要忘記,列王紀很久之後才成書,讀者跟以利亞的時代已經相距甚遠。因此,確立以利亞作為先知的合法地位,未必是這章的唯一中心主題。

      另一個主題焦點,可能是保存生命。這連串事件當中的人物,全都面對生存的挑戰。這些威脅形形色色,包括躲避敵人、糧食短缺、健康惡化等。這段敍事的主角以利亞,在一個可奪取人生命的事件(旱災)中登場,然後在三個需要保存生命的處境裏出現:保存他自己、婦人和孩子的性命。起初,他悄悄地靠烏鴉和溪水維生;後來,他與婦人接觸,靠她保住自己的生計。最後,他的角色由倚賴他者保存自己生命的人,轉變成保存他人生命的渠道。

      經文把以利亞跟婦人和她兒子的相遇,與嚴重威脅他們生存的處境,互相對照。顯然,婦人身陷危急的處境,加上旱災,都很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17節)。如果以利亞沒有出現,他們能夠獲得糧食和孩子得醫治的機會就大大減低。有趣的是,在兩次事件中,婦人都沒有跟耶和華直接往來,只跟以利亞溝通,向他抱怨。到了孩子失去生命又奇蹟地復原之後(17-22節),婦人才承認以利亞有神所認可的角色。因以利亞的同在,他們克服了旱災和疾病。不過,他們並非純粹被動地接受以利亞的幫助。婦人願意跟以利亞分享她微薄的食物,儘管她起初表現猶疑,但此舉最終使她的家與「神人」——並因此與神——聯繫起來。

    對被擄讀者的啟迪

      對被擄時期的讀者而言,這段經文所傳達的信息,或可從外邦婦人面對生存威脅時承認耶和華的先知一事上看出端倪。起初,旱災和至親危在旦夕,兩者也似乎是出於神的手。可是,這段敍事也暗示生命得以保存,最終也是神的作為。被擄的人嘗試為他們遭遇的災禍尋求解釋時,大概已從這個看似矛盾的觀點中辨認出一個神學框架:耶和華既是禍患的來源,也是拯救的施行者。另一個解釋策略,涉及外邦婦人的角度。對耶和華先知的堅決肯定,竟出自一個外邦婦人,這成為喚醒以色列人的當頭棒喝。面對生命的嚴重威脅時,連外邦婦人也承認並且投靠耶和華;那麼,耶和華的百姓又如何?

    結語

      現今這個時代應該怎樣形容?不確定的世代?後疫情的世界?人工智能時代?置身於前所未見的科技躍進之中,我們卻也見證著人類社會的脆弱,這見諸不同領域:人際關係、國際局勢、醫療健康、社會管治等。生命的不同層面都受到威脅。現代人體驗到的脆弱,與聖經人物面對的生存威脅,赫然相似。有鑑於這些共通點,基督徒是否要依靠外來的聲音去重新確認神在人間種種事情(不論是對生命的威脅,還是性命的保存)之中的重要位置?神的子民是否在等候別人來喚醒自己,給予當頭棒喝?還是我們可以採取主動,接受時代的挑戰,信靠神真實的同在和祂那賜生命的大能?因為(用比喻的說法)旱災或許已經臨到。

    (陳秀媚 譯)

  • 岳光僕

    神學博士

    從戲言到聖言

      畢業臨近,心中惟有感恩。

      我叫岳光僕,來自河南鄭州。我出生的時候,父親希望我長大後作上帝的僕人;他從約翰一書一章5節「上帝就是光」得到靈感,就為我取名光僕,所以,「光僕」其實就是「神僕」的意思。我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為了討父母開心,就對他們說:「等我中學畢業了,不去讀大學,要在家裏把爸爸的神學書籍都讀完,然後去考神學院。」不想竟一語成讖,戲言成真,後來我真的去讀神學;不僅如此,還有機會繼續深造。

    陶造之恩

      我用三個詞語來描述自己現在心裏的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詞語是「不配」——不配領受恩典。我從小就被老師認定是個非常驕傲的人,但是近些年來,我在上帝裏面一直學習謙卑的功課。來香港讀書之前,我覺得自己似乎不知道應該學甚麽;來了之後,才意識自己所學的太少了。完成了神學博士學位課程,我才真正看到自己的缺乏,我所得的是我不配得的。我這才理解保羅的話:「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8)感謝上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

    牧者之心

      第二個詞語是「不忍」——不忍羊群缺乏。父親是教會的牧師,以前講道總是超時,所以我總是不喜歡聽他宣講。有一次我跟母親吐槽,指父親講道超時,母親卻對我說:「你爸爸啊,總是怕信徒吃不飽,總想給他們多吃一點,怕他們餓著。」大約十年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一九四二》,講述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事情。片頭的第一句旁白說:「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當我開始服侍,也漸漸體會父親的心腸,不忍看見羊群的缺乏,想他們多吃一點,吃好一點。所以我走過這段經歷之後,也渴望將自己所學的帶給弟兄姊妹。

    事奉之志

      第三個詞語是「不願」——不願有負使命。身為基督徒,我們有自己的使命;如今我快將畢業,當然也領受了新的使命。學位不是光環,也不是榮譽,而是責任;所以更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學習,謙卑服侍,不負使命。

      曹操在《觀滄海》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我也想用讚美詩《榮神益人歌》的歌詞來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使人前獲譽,也是我主裁成。願今一意向前奔,榮神益人。」

      最後,感謝院長及各位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給予我極大的理解和幫助,使我能夠完成學業!感謝我的導師鄧紹光博士!他對我無微不至的指導、他治學的態度和風度,將牢記於心。感謝妻子、父母和孩子,在我無數次難以堅持的時候,都作我背後的力量和支撐!感謝無數弟兄姊妹的關心和代禱!感謝上帝一路的引領!

      願榮耀歸於上帝。

  • 梁緯信

    道學碩士

      轉眼之間,在「浸神」度過了六年時光。前三年,在學院圖書館擔任同工,開展了服侍的第一站。後三年,在學院修讀道學碩士課程,開展了這個永無止境的神學旅程。

    蒙召

      回想自己蒙召的經歷,那時正值我生命中動蕩的時刻,面臨難以承受的壓力,對前路感到疑惑。然而,神卻將我挽回,還把這個神聖的呼召放在我生命中,讓我重新開始。

      隨後在一次祈禱經驗裏,主耶穌邀請我成為祂的工人,一起走進已成熟的莊稼地,與祂同工,一起收割。那時,我感慨收割的人竟是如此不足。故此,心裏有一份催迫感要回應這個呼召,並且認定要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

    踏上

      踏進神學院,我要學習的最大功課是群體生活。這對於天生內向的我並不容易。感恩,神學院給予我們空間,讓我們「學做人」,學習成為貼合上主心意的基督徒。明白耶穌基督的拯救並不是純粹個人得救,還涉及建立屬於祂的群體,我們就不單要與神有和好的關係,更要在群體中與他人、與大自然復和。

      關於群體相處,其中一個深刻片段,發生在學習希伯來文科的時候。這個課程要求我們完成三個希伯來文翻譯練習。對於語文能力不強的同學來說,這無疑令人相當苦惱。然而,對於這三個練習,我們班選擇了一同面對,就是在每次呈交練習之前組織研習小組,各組成員一起討論切磋,商討一個最好的答案。並且,我們刻意邀請狀況欠佳的同學參加。我們的小組每次花上四至六小時逐字逐句討論,幫助能力較弱的同學一同完成。

      有時候,我反思究竟是否值得花費這麼多時間用如此方式完成功課,因為我個性比較獨立,單獨工作的效率總是遠高於集體協作,而且我也有信心能夠獨立完成這三個練習。然而,經過思考,我明白這是對我的一個挑戰,挑戰我是否願意為落後的弟兄姊妹付出。即使要花上更多時間,或要犧牲工作效率,或要改變自己一向單獨做事的作風,我是否仍願意與落後的弟兄姊妹連成一氣,與他們同行,使他們跟得上呢?我體會天國群體並不是講求個人突破,而是一個休戚與共的群體。既沒有人超前,也沒有人落後。或許,這才是神眼中的合一群體。

    前行

      這個想法引發我進一步反思:「教會裏,誰是落後又被忽略的一群呢?」對我而言,我看到的是教會中的長者。相較於青少年群體,長者群體較少有專職傳道同工服侍,亦較少資源投入發展長者事工。加上社會變遷,不少年輕人移居海外,留在香港教會的不少也是「被遺下」的長者,極需要牧養和關心。在兩年牧職實習裏,我體會長者是教會的一大寶庫,他們可以成為教會忠誠的代禱者、推動者、事奉者。這一點驅使我在畢業後,立志成為「長者傳道」,讓一群長者經驗教會群體的愛和接納

  • 張秋明

    道學碩士

    親切的陌生環境

      還記得三年前的今日,我和「浸神」的老師、同學一起參與學院的屬靈操練營。當時的我戰戰兢兢,擔心自己能否融入那群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同學,能否應付接著三年的學習、實習,以及其後的牧職。

      我這位早已離開學校、照顧家庭十幾年的家庭主婦,再次成為全時間學生走進校園,接觸新的環境、新的學習模式,既興奮又緊張。困難是真真實實地存在,然而恩典也是超乎想像地豐富。我在粉嶺浸信會(「粉浸」)認識的一個姊妹,還有曾經在「粉浸」實習的神學生,以及教會的前同工,她們已是「浸神」三年級學生,成了我的師姐;還有自己團契的姊妹,她也是「浸神」部分時間的同學。我們先後踏上全時間事奉的路,在學院遇見她們,增添一份特別的親切感。

    守望相助的同學

      而且,同學也是愛心滿滿的。記得「哲學與神學方法」這科目的第一次測驗,儘管自己已經努力準備,但由於尚未充分掌握學習的模式,依然不合格。有同學見我悶悶不樂,知道是因為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便主動和我分享她的學習心得。結果第二次測驗時,我的分數竟然倍增。

      神學對我來說是陌生的科目,上課時既聽不懂,且更不會問問題或答問題。即使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問時也辭不達意。同學們往往充當我的翻譯,替我把問題重新演繹,讓老師明白我的疑問。有時他們還提出一些看法,大家互相交流。

    超出所想的老師

      除了同學,「浸神」的老師也是超出我以往對「老師」的印象。他們沒有架子,舉行活動時,還一齊預備場地,搬枱搬凳,運送物資。我們的第一個學期沒有鄧紹光老師的科目,但有一科的功課需要參考他的著作。鄧老師知道我們看不懂,就用公餘時間替我們補習。這三年,雖然我沒有入住宿舍,但也常常與一大班同學和鄧老師、張楷弦老師等一起吃飯、吃早餐、參加晨禱會、閒聊、玩「食字」、唱卡拉OK、打保齡球,甚至一起去「畢業旅行」。這裏的學習不只是在學術上,更是在生活上,是信仰的實踐。

    一起走過的日子

      我們大夥兒一起打排球(儘管那時我最近一次接觸排球已是中學時期),疫情期間因為想與同學一同用膳而選擇一起吃外賣,一起通過網上視像會議做希伯來文功課,用「暗黑記憶法」溫習希伯來文,一起迎接同學的孩子誕生,一起戶外退修。我又與幾位同學一起成為學生會執委。我們大夥兒更一同為同學的手術、家庭問題,以及種種困難禱告。

      我們各人無論在年齡、成長背景、性格、興趣、能力上都不一樣,但卻彼此接納,互相守望,一起走過這三年。很難想像,若沒有神,我們怎可能走在一起;若沒有各位老師和同學的陪伴、幫助和同行,我怎可能完成這個課程。感激「浸神」每一位同工、老師、同學!感謝神讓我們相遇,又讓我們經歷和見證祂豐富的恩典!願我們忠於神所交託的,願我們所作的蒙神悅納!

  • 楊嘉儀

    道學碩士

      以往覺得全時間修讀神學與我距離很遠,認為自己報讀晚間信徒神學課程已經夠認真了。從沒想到自己竟蒙召進入神學院,更沒預料全時間接受神學裝備的這三年,原來是神給我一段多麼精彩的歲月。神讓我真實地經歷祂是信實的主,是一位體恤我軟弱、明白我需要、溫柔地塑造我生命並與我同行的主。

    與人同行的主:讓我經歷「同行」的力量

       記得入學時,林國彬院牧提醒我們,除了學院原有的課程外,還有一科要學習,就是對每位同學都不一樣的「隱蔽課程」。而我在一年級第一個學期便上了第一個「隱蔽課程」,就是向大家說出我的需要。當時我需要做一個手術,其後果有可能影響我能否繼續學業,所以我向同學說出代禱的需要。沒想到,手術前一天的午後要測驗。雖然同學都緊張得很,但大家竟願意放棄午飯後的溫習及休息時間,一同為我禱告,當日的畫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二年級第一個學期時,我確診零期原位癌,因而需要提早考試,好預備接受手術。患病及接受治療期間,我學習分享自己的需要,並且經歷了弟兄姊妹代禱及同行的真實。同學在學期末功課極忙的「大劑期」竟願意主動放下各自的功課和作業,連續兩個星期花上近十小時的課餘時間,通過網上視像會議與我一同完成最後一份希伯來文功課,還幫助我溫習期終考試。今天想起仍然十分感動。

      感謝主,讓我從病患中如奇蹟般康復,更在過程中學習「分享需要」及經歷「同行」這隱蔽課程,使我深刻體驗聖經所記:「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十七17)

    整合所信所學所思考的神學:活出信仰

      學習神學期間,發現傳統思想、哲學思想、理性思想,各樣的學說原來都影響我如何看自己,看他人。修讀神學的課程,特別是鄧紹光教授的系統神學課程,重新校正了我對神、對人、對門徒群體的觀念。這三年,我遭遇不少艱難,爸爸腦出血入院,家人又因欠債求死。我所學習的神學,幫助自己堅定對三一上主的認信,不因環境順逆而改變;並且從中學習以「神愛世人」的眼光去愛並接納犯錯的家人。這些人生經歷助我切實地整合自己所學和所信的,幫助我活出信仰。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當初我攻讀神學,以為是自己為主付出,但到了三年神學的學習生涯完結之時,才發現其實是神多麼恩待我,讓我經歷祂的信實。這三年,面對學費、手術費、照顧爸爸的費用等需要,我雖然曾為此擔憂,但最終卻發覺神不單讓我有足夠的供應,還讓我置身於一個門徒群體,在我軟弱時,能夠支持我渡過各樣困境又與我同行,為我代禱。神的計劃遠超過我自己的計劃,這幾年的神學生歲月,讓我真實地經歷這位勝過死亡又復活的主,不單是從書本上認識祂,更是在真實的生活中經歷祂,讓我可以更多信靠祂,在世上活出我所信的道。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5-7)

  • 車蘭花

    神學學士

      感謝父神讓我完成「浸神」的神學學士課程!若非神的恩領,這必定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回顧這四年的學習歷程,全靠天父恩眷和引領,我才能順利渡過。

    在神所定的時間

      我來自江西,與丈夫育有兩個兒子,2003年來港定居。神藉著兒子就讀的幼稚園校長,讓我接觸教會,認識主耶穌,並於2009年受浸。

      在其後服侍期間,多次見證福音改變生命的奇妙大能,令我渴想與神同工,但同時又深感自己卑微,在各方面也很貧乏。在同行牧者的引導下,我兼讀了不同的課程裝備自己,沒想到越學越覺自己之不足,不敢回應神的呼召。

       生命的短暫無常,雖然令人感到又無助又恐懼,神卻讓我從中看見祂的帶領。一次親人突然離世,加上疫情的突襲,除了令我哀痛震驚,也同時喚醒了神擺在我心中的感召:成為傳道人,全職服侍祂。於是我不再猶豫,決心把握機會回應神。在獲得家人、教會和同行牧者的印證及支持下,我懷著戰兢又期待的心情,於2020年8月向「浸神」遞交了學士課程的入學申請表格。

      記得遞交申請表格時,正是神學院開學禮的前兩週,那時早已過了當年入學申請的截止日期。然而,神的安排奇妙,我竟然無需再多等一年,就成為了該學年最後註冊入學的神學生。凡事都有定期,深信我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在神所定的時間裏。

    有足够預備之恩

      神的作為實在叫人驚歎。祂不但預備了我,讓我具服侍的心志,也同時預備了支持我的家人、教會和同行守望者,還有「浸神」的師生群體。

      在我人生的低谷,神主動尋找拯救我,讓我經歷祂的同在和幫助;更賜給我與人分享福音的勇氣,讓我的生命在參與服侍中成長更新。回顧這一切,都是神在塑造我,預備我回應呼召。記得我與家人分享自己要全時間接受神學裝備時,兒子起初憂慮家庭的經濟壓力,但經過禱告之後,全家最終一致表示支持,還樂意分擔家務,讓我少了後顧之憂。同時,教會和同行者的奉獻和代禱,都是神與我同在的具體表達。於是,我毅然辭職,帶著神和衆人的祝福接受裝備。

      能够就讀「浸神」,這個學術和實踐並重、又注重學生屬靈品格的群體,對原本擔心自己的年齡和學歷能否完成四年課程的我來說,實在是神的預備。雖然過程艱辛,尤其學習原文和神學科時,常常令我感到沮喪和疑惑;但是,神深知我一切所需,總以不同的方式幫助我——既有老師的身教言傳,又有同學緊密同行。例如老師經常不辭辛勞,主動按需要加時補課;學院又給予我們一對一的師生關顧;還有同班 / 跨班同學互相幫助,彼此禱告守望等等。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裏,我才能順利畢業,深深經歷神的信實,以及祂充足的恩典。

    靠神不變的應許

      跟隨神的路程是一生的,畢業後前方想必任重道遠。我深信,這四年的學習將成為我往後事奉的堅實根基,讓我更有信心依靠祂。我也深信,神應許凡跟隨祂的人,必賜給他們相應的服侍能力。

      未來服侍之路縱或艱難,但神有無盡的恩典,必以不同的方式與我同行,正如我這四年所經歷的,是超乎我所想所求。 願往後的每一天,我都緊緊跟隨父神的恩領,信靠祂不變的應許,仰望主耶穌的憐憫,憑藉聖靈賜下的力量和隨時的幫助,在這世代成為祂忠心的僕人。願神用我這微小軟弱的器皿,見證祂浩大的恩典和能力。

  • 弟兄姊妹蒙召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裝備自己,作神忠心的僕人。他們如何渡過這條神學學習之路?其中有何感想和體會?今期《院訊》邀請了校本部一些神學課程畢業生,分享他們的經歷,一同見證這位與人同行的主。

  • 成興榮

    舊約助理教授

      在舊約先知當中,先知以利亞是一個獨特的人物。經文描述他沒有經歷肉身的死亡,其離去的方式更是事史無前例,與眾不同。這位先知的獨特之處,不單見於他在火車火馬伴隨下乘旋風升天,也見於他初期作先知的時候,正如列王紀上第十七章所記載的。本文先簡述列王紀上這卷書的由來、第十七章的脈絡和結構,然後從敍事角度探索這章經文的詮釋。

    書卷由來

      關於列王紀上的由來,其中一個詮釋的進路是將成書時間定於被擄時期。當比倫攻陷耶路撒冷,猶大國滅亡了,被擄時期的以色列人不得不為這件事尋求解釋。對他們而言,被不敬虔的領袖管治已經苦不堪言,徹底失去國家就更是深層的身分危機。及至猶大國被巴比倫人征服後,猶大這個名字從此在政治地圖上消失,以色列人——神的選民——也被剝奪了其世世代代居於神所應許之地的權利。國家覆亡,領土被奪,這種狀況亟需得到解答。被擄時期的讀者需要明白耶和華的選民為何竟蒙受如此徹底的損失。

    經文脈絡

      列王紀上第十七章介紹以利亞登場,這章經文之前剛介紹了以色列王亞哈和王后耶洗別(十六29-34)。該處描寫亞哈這個王,不但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而且比以前的列王更甚。從前君王耶羅波安在撒馬利亞另建神殿與耶和華的聖殿競爭,這項標誌性的罪,與亞哈的惡行相比卻似乎微不足道。亞哈娶了西頓王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又勾結外邦神明巴力和亞舍拉,將以色列全地陷於極大的宗教威脅之中。

      而在第十七章之後,第十八章則講述以利亞遇見俄巴底,及後又與亞哈和巴力的眾先知對抗。作為單單事奉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孤身一人在迦密山上與巴力先知比試先知的權能,一決勝負。結果以利亞獲勝,徹底擊敗巴力的眾先知,旱災也隨之結束。

      上文指出百姓背叛神的問題日趨嚴重,下文描述以利亞最終勝過巴力先知,而夾於兩者之間的這章經文,則描畫以利亞起初的孤立無援和神的保守支持。第十八章講述的都是較公開的事件,相比之下,第十七章主要記述以利亞遇見那些對象(例如烏鴉、撒勒法的婦人和她兒子),都是在較私下的場景(例如基立溪、西頓地區那婦人的家)。以這些地點和人物作為背景,第十七章的敍事描畫三個事件,它們似乎表達以利亞如何被裝備,預備他接受將要承擔的先知角色。同時,這三個事件的難度一件比一件高,似乎都在考驗以利亞保存生命(preserve life)的決心。

    經文結構

      第十七章可按照內容明確地分為三大段落,每個段落都有助於建構以利亞如何準備好擔任先知角色。第一段落(1-6節)描寫耶和華吩咐以利亞到一道溪旁逃避旱災,以保性命。第二段落(7-16節)敍述以利亞遇見一個婦人,是關乎維持生計的事,而第三段落(17-24節)講述那婦人的兒子奇蹟地復活。

    第一段落:不尋常的蒙召敍事

      這段敍事突如其來介紹以利亞(אֵלִיָּהוּ)登場。他名字本身的意思是對耶和華忠誠,字面意思是「我的神是耶和華」。經文描寫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直接對亞哈王說話,正如原文用詞וַיֹּאמֶר(「他說」)加 אֶל־אַחְאָב(「對亞哈」)所表達的。值得留意的是經文沒有交代說話的場景,以致能夠營造一種臨場感,使以利亞的宣告看似近乎直接對抗亞哈王。

      另外,有關以利亞的背景資料——從基列的提斯比來的提斯比人——至今仍然不詳。經文介紹別的先知都是交代其家系(例如:上一位出現的先知耶戶[十六1]是「哈拿尼的兒子」,以利沙[十九16]則是「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介紹以利亞卻是指出其出身地點,而非他的父親是誰。而且,比較耶戶和以利亞蒙召的片段,兩者開頭也呈現強烈的對比。耶戶的蒙召敍事,以公式短語「耶和華的話臨到(他)」開始(十六1),顯示耶戶是被動地接受神的啟示。反觀以利亞,經文刻畫他是個積極主動的人,敍事以他表明自己對耶和華忠誠來開始(十七1)。但在鋪排上,緊貼的經文卻是一個看似與先知召命有些矛盾的吩咐:耶和華吩咐以利亞去基立溪旁躲藏,與人隔絕,並且要藉著烏鴉受供養——根據利未記,烏鴉是不潔的動物(利十一15)。

      事件的次序偏離了典型的先知蒙召敍事。先知一般都是從耶和華那裏領受信息,然後傳達給廣大的聽眾;以利亞卻以自己說的話作開始,然後離群退隱。雖然第1至4節展示的是個不同尋常的耶和華使者形象,但第5節向讀者保證以利亞是順從神的:「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王上十七5)。儘管對以利亞的介紹和事件的次序都不尋常,但最後的這節經文能夠緩解讀者可能產生的疑惑,因為以利亞遵行了神叫他保存生命的奇特命令。

    第二段落:順命的大能先知

      除了描繪以利亞遵從了神的吩咐,經文更在第二段落敍事的開首告訴讀者,以利亞所宣告的旱災真的實現了(7節)。敍事者藉著以利亞的預言應驗來突顯以利亞作為耶和華的大能代理人(powerful agent)的角色。從第7至8節開始,經文則筆鋒一轉,採用先知宣告敍事的典型順序。上一段落裏以利亞是第一位出聲,在第二段落則是耶和華的聲音先發出:第8節「耶和華的話臨到他」這句話,表明神在以利亞未作出任何行動或說話之前,向他發出指令。這與第一段落由以利亞自己的宣告開展一連串事件,形成鮮明對比。

      第8至10節的內容編排,也值得留意。耶和華給以利亞的命令有兩點:去住在撒勒法,以及依賴一個婦人供養。這段敍事在第10節連續使用三個動詞(「起身」、「往」、「到了」),強調以利亞立刻遵命。他到達西頓國境,接著與那婦人對話(10-12節),兩人說話充滿動感,十分有趣。婦人樂意滿足以利亞要水的要求,但當以利亞要求食物,婦人因自身也面對一樣的缺乏,所以表現得猶疑。以利亞卻作出大膽的回應,吩咐婦人要先為他預備一個餅,然後才為她自己的家庭預備,並應許上主的供應不會短缺。這個保證十分重要,因為這是耶和華起初的命令沒有明確提到的。經文這個編排,可能使讀者好奇到底以利亞所說的會否應驗。事件的結果不再以對話的形式呈現,而改以單靠行動和後續的事件隱晦地證明以利亞的話是真的。最後,讀者僅從敍事者的口得知那婦人遵從了吩咐,而以利亞有關食物供應的預言也應驗了(15節)。

      這個段落雖沒有明白地說以利亞順服神,像第一段落那樣(「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十七5),但他自始至終的行動都確實表明他恪守耶和華的指示。這種敍事手法邀讀者積極投入經文當中,在當時難以保存性命的困苦境況下,根據以利亞的行動和事情的發展,自己得出以利亞是否忠誠的定論。同樣重要的是,以利亞所宣告而敍事中耶和華卻沒有提及的——旱災及用不盡的麵和油;它們暗示在那構成生命威脅的處境裏及保存生命的供應上,耶和華都在幕後行動

    第三段落:謎題待解?

      最後的事件(17-24節)開始時,經文連續用了兩次 וַיְהִי 來重複形容孩子的身體狀況。另外,敍事者稱呼那婦人不再只用 אִשָּׁה(「婦人」),而轉為使用 הָאִשָּׁה בַּעֲלַת הַבָּיִת(「作那家主母的婦人」)。這個變化暗示她在敍事中身分的轉變,由一個需要幫助的婦人,變成那在以利亞寄居的家庭中當家作主的人。重要的是,在這最後的段落首先出現的是那婦人的聲音,而非以利亞(第一段落)和耶和華(第二段落)。儘管敍事者之前描述了孩子的狀況,但從婦人對以利亞說的話,似乎暗示她要以利亞對孩子的狀況負責。這個聲音,是一個近乎指控的聲音。第三個事件裏,首個發聲的是一個外邦婦人,她指控神的先知在保存生命的事上失職。

      面對婦人的嚴重指控,以利亞不待婦人說甚麼,就把孩子從她手中接過來。他退回自己居住的樓房,私下懇求耶和華,認為是耶和華使孩子的健康惡化。經文強調這點,說「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21節)。此舉成為這一章的高潮,因為這是以利亞登場以來首次向耶和華說話,是懇求耶和華保存孩子的性命。然而,能否成功,關鍵全在於耶和華的旨意——耶和華是否選擇應允以利亞的懇求。結果祂應允了。

      孩子回復健康之後,婦人相信以利亞是真正的「神人」。這最後的段落(17-24節)對婦人的刻畫,浮現了一個敍事謎題(narrative puzzle)。雖然婦人起初把孩子的死歸咎於以利亞(18節),但終於在第24節承認他是「神人」(אִישׁ אֱלֹהִים)。這遲來的承認跟情節的發展有些不協調,因為食物短缺時,以利亞已成功介入(以利亞在第14節說的話於第16節已應驗),早在那時就該促使那婦人看出以利亞有那連繫於神的能力。如果那時就承認他的神人身分,敍事的發展就較為順理成章。可是,敍事卻將婦人的認可留到第24節,這個遲來的承認可誘發讀者思考其背後的原因,以及可能含有的意義。

    遲來的承認

      列王紀上第十七章其中一個可能的詮釋,是視這些事件為以利亞的「先知職事之新丁訓練營」。他必須接受耶和華給他的挑戰,依靠不潔的飛鳥供養,又仰賴外邦人賙濟,才能存活,最後更要恢復他人的生命。這些都是艱難的任務。以利亞惟有經過這些越來越艱巨的考驗,磨煉了他對耶和華的倚靠和信心,才能成為民眾的先知(王上十八)。可是,千萬不要忘記,列王紀很久之後才成書,讀者跟以利亞的時代已經相距甚遠。因此,確立以利亞作為先知的合法地位,未必是這章的唯一中心主題。

      另一個主題焦點,可能是保存生命。這連串事件當中的人物,全都面對生存的挑戰。這些威脅形形色色,包括躲避敵人、糧食短缺、健康惡化等。這段敍事的主角以利亞,在一個可奪取人生命的事件(旱災)中登場,然後在三個需要保存生命的處境裏出現:保存他自己、婦人和孩子的性命。起初,他悄悄地靠烏鴉和溪水維生;後來,他與婦人接觸,靠她保住自己的生計。最後,他的角色由倚賴他者保存自己生命的人,轉變成保存他人生命的渠道。

      經文把以利亞跟婦人和她兒子的相遇,與嚴重威脅他們生存的處境,互相對照。顯然,婦人身陷危急的處境,加上旱災,都很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17節)。如果以利亞沒有出現,他們能夠獲得糧食和孩子得醫治的機會就大大減低。有趣的是,在兩次事件中,婦人都沒有跟耶和華直接往來,只跟以利亞溝通,向他抱怨。到了孩子失去生命又奇蹟地復原之後(17-22節),婦人才承認以利亞有神所認可的角色。因以利亞的同在,他們克服了旱災和疾病。不過,他們並非純粹被動地接受以利亞的幫助。婦人願意跟以利亞分享她微薄的食物,儘管她起初表現猶疑,但此舉最終使她的家與「神人」——並因此與神——聯繫起來。

    對被擄讀者的啟迪

      對被擄時期的讀者而言,這段經文所傳達的信息,或可從外邦婦人面對生存威脅時承認耶和華的先知一事上看出端倪。起初,旱災和至親危在旦夕,兩者也似乎是出於神的手。可是,這段敍事也暗示生命得以保存,最終也是神的作為。被擄的人嘗試為他們遭遇的災禍尋求解釋時,大概已從這個看似矛盾的觀點中辨認出一個神學框架:耶和華既是禍患的來源,也是拯救的施行者。另一個解釋策略,涉及外邦婦人的角度。對耶和華先知的堅決肯定,竟出自一個外邦婦人,這成為喚醒以色列人的當頭棒喝。面對生命的嚴重威脅時,連外邦婦人也承認並且投靠耶和華;那麼,耶和華的百姓又如何?

    結語

      現今這個時代應該怎樣形容?不確定的世代?後疫情的世界?人工智能時代?置身於前所未見的科技躍進之中,我們卻也見證著人類社會的脆弱,這見諸不同領域:人際關係、國際局勢、醫療健康、社會管治等。生命的不同層面都受到威脅。現代人體驗到的脆弱,與聖經人物面對的生存威脅,赫然相似。有鑑於這些共通點,基督徒是否要依靠外來的聲音去重新確認神在人間種種事情(不論是對生命的威脅,還是性命的保存)之中的重要位置?神的子民是否在等候別人來喚醒自己,給予當頭棒喝?還是我們可以採取主動,接受時代的挑戰,信靠神真實的同在和祂那賜生命的大能?因為(用比喻的說法)旱災或許已經臨到。

    (陳秀媚 譯)

  • 岳光僕

    神學博士

    從戲言到聖言

      畢業臨近,心中惟有感恩。

      我叫岳光僕,來自河南鄭州。我出生的時候,父親希望我長大後作上帝的僕人;他從約翰一書一章5節「上帝就是光」得到靈感,就為我取名光僕,所以,「光僕」其實就是「神僕」的意思。我大概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為了討父母開心,就對他們說:「等我中學畢業了,不去讀大學,要在家裏把爸爸的神學書籍都讀完,然後去考神學院。」不想竟一語成讖,戲言成真,後來我真的去讀神學;不僅如此,還有機會繼續深造。

    陶造之恩

      我用三個詞語來描述自己現在心裏的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詞語是「不配」——不配領受恩典。我從小就被老師認定是個非常驕傲的人,但是近些年來,我在上帝裏面一直學習謙卑的功課。來香港讀書之前,我覺得自己似乎不知道應該學甚麽;來了之後,才意識自己所學的太少了。完成了神學博士學位課程,我才真正看到自己的缺乏,我所得的是我不配得的。我這才理解保羅的話:「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8)感謝上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

    牧者之心

      第二個詞語是「不忍」——不忍羊群缺乏。父親是教會的牧師,以前講道總是超時,所以我總是不喜歡聽他宣講。有一次我跟母親吐槽,指父親講道超時,母親卻對我說:「你爸爸啊,總是怕信徒吃不飽,總想給他們多吃一點,怕他們餓著。」大約十年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一九四二》,講述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事情。片頭的第一句旁白說:「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當我開始服侍,也漸漸體會父親的心腸,不忍看見羊群的缺乏,想他們多吃一點,吃好一點。所以我走過這段經歷之後,也渴望將自己所學的帶給弟兄姊妹。

    事奉之志

      第三個詞語是「不願」——不願有負使命。身為基督徒,我們有自己的使命;如今我快將畢業,當然也領受了新的使命。學位不是光環,也不是榮譽,而是責任;所以更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學習,謙卑服侍,不負使命。

      曹操在《觀滄海》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我也想用讚美詩《榮神益人歌》的歌詞來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使人前獲譽,也是我主裁成。願今一意向前奔,榮神益人。」

      最後,感謝院長及各位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給予我極大的理解和幫助,使我能夠完成學業!感謝我的導師鄧紹光博士!他對我無微不至的指導、他治學的態度和風度,將牢記於心。感謝妻子、父母和孩子,在我無數次難以堅持的時候,都作我背後的力量和支撐!感謝無數弟兄姊妹的關心和代禱!感謝上帝一路的引領!

      願榮耀歸於上帝。

  • 梁緯信

    道學碩士

      轉眼之間,在「浸神」度過了六年時光。前三年,在學院圖書館擔任同工,開展了服侍的第一站。後三年,在學院修讀道學碩士課程,開展了這個永無止境的神學旅程。

    蒙召

      回想自己蒙召的經歷,那時正值我生命中動蕩的時刻,面臨難以承受的壓力,對前路感到疑惑。然而,神卻將我挽回,還把這個神聖的呼召放在我生命中,讓我重新開始。

      隨後在一次祈禱經驗裏,主耶穌邀請我成為祂的工人,一起走進已成熟的莊稼地,與祂同工,一起收割。那時,我感慨收割的人竟是如此不足。故此,心裏有一份催迫感要回應這個呼召,並且認定要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

    踏上

      踏進神學院,我要學習的最大功課是群體生活。這對於天生內向的我並不容易。感恩,神學院給予我們空間,讓我們「學做人」,學習成為貼合上主心意的基督徒。明白耶穌基督的拯救並不是純粹個人得救,還涉及建立屬於祂的群體,我們就不單要與神有和好的關係,更要在群體中與他人、與大自然復和。

      關於群體相處,其中一個深刻片段,發生在學習希伯來文科的時候。這個課程要求我們完成三個希伯來文翻譯練習。對於語文能力不強的同學來說,這無疑令人相當苦惱。然而,對於這三個練習,我們班選擇了一同面對,就是在每次呈交練習之前組織研習小組,各組成員一起討論切磋,商討一個最好的答案。並且,我們刻意邀請狀況欠佳的同學參加。我們的小組每次花上四至六小時逐字逐句討論,幫助能力較弱的同學一同完成。

      有時候,我反思究竟是否值得花費這麼多時間用如此方式完成功課,因為我個性比較獨立,單獨工作的效率總是遠高於集體協作,而且我也有信心能夠獨立完成這三個練習。然而,經過思考,我明白這是對我的一個挑戰,挑戰我是否願意為落後的弟兄姊妹付出。即使要花上更多時間,或要犧牲工作效率,或要改變自己一向單獨做事的作風,我是否仍願意與落後的弟兄姊妹連成一氣,與他們同行,使他們跟得上呢?我體會天國群體並不是講求個人突破,而是一個休戚與共的群體。既沒有人超前,也沒有人落後。或許,這才是神眼中的合一群體。

    前行

      這個想法引發我進一步反思:「教會裏,誰是落後又被忽略的一群呢?」對我而言,我看到的是教會中的長者。相較於青少年群體,長者群體較少有專職傳道同工服侍,亦較少資源投入發展長者事工。加上社會變遷,不少年輕人移居海外,留在香港教會的不少也是「被遺下」的長者,極需要牧養和關心。在兩年牧職實習裏,我體會長者是教會的一大寶庫,他們可以成為教會忠誠的代禱者、推動者、事奉者。這一點驅使我在畢業後,立志成為「長者傳道」,讓一群長者經驗教會群體的愛和接納

  • 張秋明

    道學碩士

    親切的陌生環境

      還記得三年前的今日,我和「浸神」的老師、同學一起參與學院的屬靈操練營。當時的我戰戰兢兢,擔心自己能否融入那群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同學,能否應付接著三年的學習、實習,以及其後的牧職。

      我這位早已離開學校、照顧家庭十幾年的家庭主婦,再次成為全時間學生走進校園,接觸新的環境、新的學習模式,既興奮又緊張。困難是真真實實地存在,然而恩典也是超乎想像地豐富。我在粉嶺浸信會(「粉浸」)認識的一個姊妹,還有曾經在「粉浸」實習的神學生,以及教會的前同工,她們已是「浸神」三年級學生,成了我的師姐;還有自己團契的姊妹,她也是「浸神」部分時間的同學。我們先後踏上全時間事奉的路,在學院遇見她們,增添一份特別的親切感。

    守望相助的同學

      而且,同學也是愛心滿滿的。記得「哲學與神學方法」這科目的第一次測驗,儘管自己已經努力準備,但由於尚未充分掌握學習的模式,依然不合格。有同學見我悶悶不樂,知道是因為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便主動和我分享她的學習心得。結果第二次測驗時,我的分數竟然倍增。

      神學對我來說是陌生的科目,上課時既聽不懂,且更不會問問題或答問題。即使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問時也辭不達意。同學們往往充當我的翻譯,替我把問題重新演繹,讓老師明白我的疑問。有時他們還提出一些看法,大家互相交流。

    超出所想的老師

      除了同學,「浸神」的老師也是超出我以往對「老師」的印象。他們沒有架子,舉行活動時,還一齊預備場地,搬枱搬凳,運送物資。我們的第一個學期沒有鄧紹光老師的科目,但有一科的功課需要參考他的著作。鄧老師知道我們看不懂,就用公餘時間替我們補習。這三年,雖然我沒有入住宿舍,但也常常與一大班同學和鄧老師、張楷弦老師等一起吃飯、吃早餐、參加晨禱會、閒聊、玩「食字」、唱卡拉OK、打保齡球,甚至一起去「畢業旅行」。這裏的學習不只是在學術上,更是在生活上,是信仰的實踐。

    一起走過的日子

      我們大夥兒一起打排球(儘管那時我最近一次接觸排球已是中學時期),疫情期間因為想與同學一同用膳而選擇一起吃外賣,一起通過網上視像會議做希伯來文功課,用「暗黑記憶法」溫習希伯來文,一起迎接同學的孩子誕生,一起戶外退修。我又與幾位同學一起成為學生會執委。我們大夥兒更一同為同學的手術、家庭問題,以及種種困難禱告。

      我們各人無論在年齡、成長背景、性格、興趣、能力上都不一樣,但卻彼此接納,互相守望,一起走過這三年。很難想像,若沒有神,我們怎可能走在一起;若沒有各位老師和同學的陪伴、幫助和同行,我怎可能完成這個課程。感激「浸神」每一位同工、老師、同學!感謝神讓我們相遇,又讓我們經歷和見證祂豐富的恩典!願我們忠於神所交託的,願我們所作的蒙神悅納!

  • 楊嘉儀

    道學碩士

      以往覺得全時間修讀神學與我距離很遠,認為自己報讀晚間信徒神學課程已經夠認真了。從沒想到自己竟蒙召進入神學院,更沒預料全時間接受神學裝備的這三年,原來是神給我一段多麼精彩的歲月。神讓我真實地經歷祂是信實的主,是一位體恤我軟弱、明白我需要、溫柔地塑造我生命並與我同行的主。

    與人同行的主:讓我經歷「同行」的力量

       記得入學時,林國彬院牧提醒我們,除了學院原有的課程外,還有一科要學習,就是對每位同學都不一樣的「隱蔽課程」。而我在一年級第一個學期便上了第一個「隱蔽課程」,就是向大家說出我的需要。當時我需要做一個手術,其後果有可能影響我能否繼續學業,所以我向同學說出代禱的需要。沒想到,手術前一天的午後要測驗。雖然同學都緊張得很,但大家竟願意放棄午飯後的溫習及休息時間,一同為我禱告,當日的畫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二年級第一個學期時,我確診零期原位癌,因而需要提早考試,好預備接受手術。患病及接受治療期間,我學習分享自己的需要,並且經歷了弟兄姊妹代禱及同行的真實。同學在學期末功課極忙的「大劑期」竟願意主動放下各自的功課和作業,連續兩個星期花上近十小時的課餘時間,通過網上視像會議與我一同完成最後一份希伯來文功課,還幫助我溫習期終考試。今天想起仍然十分感動。

      感謝主,讓我從病患中如奇蹟般康復,更在過程中學習「分享需要」及經歷「同行」這隱蔽課程,使我深刻體驗聖經所記:「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十七17)

    整合所信所學所思考的神學:活出信仰

      學習神學期間,發現傳統思想、哲學思想、理性思想,各樣的學說原來都影響我如何看自己,看他人。修讀神學的課程,特別是鄧紹光教授的系統神學課程,重新校正了我對神、對人、對門徒群體的觀念。這三年,我遭遇不少艱難,爸爸腦出血入院,家人又因欠債求死。我所學習的神學,幫助自己堅定對三一上主的認信,不因環境順逆而改變;並且從中學習以「神愛世人」的眼光去愛並接納犯錯的家人。這些人生經歷助我切實地整合自己所學和所信的,幫助我活出信仰。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當初我攻讀神學,以為是自己為主付出,但到了三年神學的學習生涯完結之時,才發現其實是神多麼恩待我,讓我經歷祂的信實。這三年,面對學費、手術費、照顧爸爸的費用等需要,我雖然曾為此擔憂,但最終卻發覺神不單讓我有足夠的供應,還讓我置身於一個門徒群體,在我軟弱時,能夠支持我渡過各樣困境又與我同行,為我代禱。神的計劃遠超過我自己的計劃,這幾年的神學生歲月,讓我真實地經歷這位勝過死亡又復活的主,不單是從書本上認識祂,更是在真實的生活中經歷祂,讓我可以更多信靠祂,在世上活出我所信的道。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5-7)

  • 車蘭花

    神學學士

      感謝父神讓我完成「浸神」的神學學士課程!若非神的恩領,這必定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回顧這四年的學習歷程,全靠天父恩眷和引領,我才能順利渡過。

    在神所定的時間

      我來自江西,與丈夫育有兩個兒子,2003年來港定居。神藉著兒子就讀的幼稚園校長,讓我接觸教會,認識主耶穌,並於2009年受浸。

      在其後服侍期間,多次見證福音改變生命的奇妙大能,令我渴想與神同工,但同時又深感自己卑微,在各方面也很貧乏。在同行牧者的引導下,我兼讀了不同的課程裝備自己,沒想到越學越覺自己之不足,不敢回應神的呼召。

       生命的短暫無常,雖然令人感到又無助又恐懼,神卻讓我從中看見祂的帶領。一次親人突然離世,加上疫情的突襲,除了令我哀痛震驚,也同時喚醒了神擺在我心中的感召:成為傳道人,全職服侍祂。於是我不再猶豫,決心把握機會回應神。在獲得家人、教會和同行牧者的印證及支持下,我懷著戰兢又期待的心情,於2020年8月向「浸神」遞交了學士課程的入學申請表格。

      記得遞交申請表格時,正是神學院開學禮的前兩週,那時早已過了當年入學申請的截止日期。然而,神的安排奇妙,我竟然無需再多等一年,就成為了該學年最後註冊入學的神學生。凡事都有定期,深信我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在神所定的時間裏。

    有足够預備之恩

      神的作為實在叫人驚歎。祂不但預備了我,讓我具服侍的心志,也同時預備了支持我的家人、教會和同行守望者,還有「浸神」的師生群體。

      在我人生的低谷,神主動尋找拯救我,讓我經歷祂的同在和幫助;更賜給我與人分享福音的勇氣,讓我的生命在參與服侍中成長更新。回顧這一切,都是神在塑造我,預備我回應呼召。記得我與家人分享自己要全時間接受神學裝備時,兒子起初憂慮家庭的經濟壓力,但經過禱告之後,全家最終一致表示支持,還樂意分擔家務,讓我少了後顧之憂。同時,教會和同行者的奉獻和代禱,都是神與我同在的具體表達。於是,我毅然辭職,帶著神和衆人的祝福接受裝備。

      能够就讀「浸神」,這個學術和實踐並重、又注重學生屬靈品格的群體,對原本擔心自己的年齡和學歷能否完成四年課程的我來說,實在是神的預備。雖然過程艱辛,尤其學習原文和神學科時,常常令我感到沮喪和疑惑;但是,神深知我一切所需,總以不同的方式幫助我——既有老師的身教言傳,又有同學緊密同行。例如老師經常不辭辛勞,主動按需要加時補課;學院又給予我們一對一的師生關顧;還有同班 / 跨班同學互相幫助,彼此禱告守望等等。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裏,我才能順利畢業,深深經歷神的信實,以及祂充足的恩典。

    靠神不變的應許

      跟隨神的路程是一生的,畢業後前方想必任重道遠。我深信,這四年的學習將成為我往後事奉的堅實根基,讓我更有信心依靠祂。我也深信,神應許凡跟隨祂的人,必賜給他們相應的服侍能力。

      未來服侍之路縱或艱難,但神有無盡的恩典,必以不同的方式與我同行,正如我這四年所經歷的,是超乎我所想所求。 願往後的每一天,我都緊緊跟隨父神的恩領,信靠祂不變的應許,仰望主耶穌的憐憫,憑藉聖靈賜下的力量和隨時的幫助,在這世代成為祂忠心的僕人。願神用我這微小軟弱的器皿,見證祂浩大的恩典和能力。

  • 弟兄姊妹蒙召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裝備自己,作神忠心的僕人。他們如何渡過這條神學學習之路?其中有何感想和體會?今期《院訊》邀請了校本部一些神學課程畢業生,分享他們的經歷,一同見證這位與人同行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