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心

陳之虎 道學碩士課程一年級   《標竿人生》這書第一段的反省是:生命的重心不在於你!   信主二十多年,信仰告訴我:生命的重心不在於個人的成就或金錢,而在於上帝的心意,由祂來差遣,完成祂要在我生命中成就的事情。上帝對每一個信徒都有獨特的心意和計劃,因此,每一個信徒都應該認真尋索,仔細思考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安排和帶領。這非一時一刻的領受,而是回顧整個生命路程,用心去反思和詮釋,從而明白祂至善的美意。...
閱讀更多

浙滬之行──文化與信仰反思

周佩珊 神學碩士生   感謝孔憲紹博士員生進修基金的資助,讓我有機會在曹偉彤副院長的帶領下,與林諾欣和賀志勇同學於去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到杭州和上海一行,探訪當地的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神學院,與國內教授及學生分享交流。在學術交流的過程中,我體會到國內師生對深層的人文精神如世界觀、人觀、真理觀和價值觀的關注。另一方面,在整個行程中,我又察覺到消費文化和市場經濟所代表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正無孔不入地滲透國內,而且對於他們所關心的人文精神正構成長遠的威脅。這次學術交流與文化考察不但擴濶了我的視野,更引發我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對中港兩地文化作出思考。...
閱讀更多

我夠用了!

訪劉玉強同學、林秀容姊妹 不曾忘懷的一句話   十多年前那一句「我夠用了」,原來一直還留在秀容心裡。   當年修讀工商管理的玉強,在畢業後曾選擇到一間基督教機構服事。那時他不介意薪金微薄,曾心滿意足地對秀容說:「我夠用了!」...
閱讀更多

「一家」讀神學

  近年不少申請入學的弟兄姊妹都是已婚,學院在接見他們時,也會同時接見他們的另一半。這是因為我們相信:奉獻不是一條獨行路。   究竟在神學生努力學習的階段,他們的家人如何給與支持呢?可會面對甚麼掙扎和難處?他們的家付出了甚麼,又如何經歷神的恩眷?...
閱讀更多

兩位早期到國內及香港宣教的浸信會女宣教士:何顯理和慕拉第

梅智理(Jerry E. Moye) 本院榮休教授 I. 何顯理女士(叔未士師母,Mrs. Henrietta Hall Shuck,1817-1844) 十七歲踏上宣教之路   感謝神讓我們有一本記載叔未士師母生平的傳記,作者是美國維吉尼亞州(Virginia)里奇蒙市(Richmond)第一浸信會的耶達牧師(Rev....
閱讀更多

是否盡心、盡性、盡意愛我的主?

鍾素嫺 道學碩士一年級 陪伴我走天路的白衣天使   我當以生命為祭獻給神!   感謝神,我在1985年信主後,便在博愛醫院的基督徒護士團契漸漸成長。雖然我要輪班工作,常常不能回教會聚會,但那時護士團契裡有好幾位姊妹拖帶我、關心我,陪伴我走天路。放假的時候,她們又會約我到退修營地,教導我如何親近神和讀神的話語。這些姊妹對我的愛心,使我看到她們對神的委身;在她們身上我也看到基督的樣式──不求回報,總是給與。她們叫我知道一個跟從神的人有何等美善的生命,也激勵我立志跟隨神。後來她們各有不同的事奉崗位,有人作了宣教士,有人進入神學院接受造就。那時候的我,真羨慕她們的「瀟灑」,但自己卻沒有一份全然獻上的信心,可以跟隨她們走上那蒙福之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