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
曹偉彤院長
再談行公義:尊主為大 ‧ 與神同行
行公義是善待鄰舍和分享恩福
2016年是本院六十五週年的院慶年。馬利亞的〈尊主頌〉是我們的院慶詩歌,是老師和同學所頌唱的靈性詩歌,也是一首歌詠自由的詩歌。
在馬利亞的年代,百姓一般相當貧窮,他們面對沉重的稅制,面對一個喜歡戰爭和殺戮的希律王。不過,馬利亞唱出〈尊主頌〉時,她的心靈卻是喜樂的。馬利亞尊主為大,她讚美神的厚恩,感謝神不嫌她卑微,竟然透過她帶來他們期待已久的彌賽亞。
馬利亞不僅為自己的生命歌唱,更為那些忠信的貧窮人唱出一首自由之歌。她相信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盼望公義所帶來的倒轉(inversion):「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2-53)馬利亞預言神將叫那些作惡的統治者從高位墮下,祂要在不公義的曠野開出道路,人要在其上行公義。
馬利亞的〈尊主頌〉叫我想起彌迦書六章8節:「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先知看見國家蠶食百姓的生命,看見政府擴張軍事,百姓在苛政重稅下受苦,又看見富足的人盡情享受奢華逸樂的生活,沒有關心四周的貧窮人。彌迦指出:這樣的欺壓、這樣的人際關係違反神的公義。他呼喚政府要知道甚麼是公義,更要施行公義。同時,彌迦也呼喚以色列百姓要善待鄰舍,不可有違公義:不要在牀上圖謀罪孽、籌劃惡事;不要佔據人家的田地和房屋;不要欺壓或詆毀他人;不要對陷入困苦的鄰舍視若無睹。神期待以色列民要有守約的行動: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行公義是物歸原主
行公義是神的主要期望。「行公義」(mispat)並非只是給予別人應得的東西,它不是一個冰冷、計算式、合約式的決定;行公義乃是要好好照顧鄰舍,跟孤兒、寡婦、客旅和窮人分享生命的恩福。
從另一角度來看,行公義是不拿取人家原本擁有的東西,看這些東西為自己所擁有的。行公義是自我反思,找出本來屬於別人的東西,並物歸原主。
布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曾講述以下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淑女到一間咖啡室品茶。她叫了一壺茶,還準備拿出手袋裡的餅來品嘗。一個牙買加男人進入咖啡室,坐在她對面的座位。他也叫茶,女士沒有理會對方,只安舒地享受時光,閱讀她手上的書。她一邊享受閱讀,一邊拿碟上的餅吃。可是,她留意到同桌的男人也跟著她拿碟上的餅吃。她竭力按捺心中怒氣,繼續閱讀。隔了一會,她再拿另一塊餅,對方竟然也拿另一塊餅!她更憤怒,用眼瞪著他。此時,對方拿走最後一塊餅,還微笑地分一半給她。她怒不可遏,立即付錢離去。她到達車站後,打開手袋取錢購票。那時,她才猛然發覺她自己的餅還原封不動的在手袋裡!
這位女士所經歷的也是我們的經歷。有些時候,我們擁有一些根本不屬於我們的東西,卻以為這些全是自己的。行公義就是將東西歸還它的主人。
好憐憫是休戚與共
好憐憫是憐憫的愛心(hesed),是連接於公義的行為。兩者的要求有重疊之處。在某程度上,我們會以憐憫的角度看公義。憐憫的希伯來語可以指kindness、mercy,也可以指一些相關者特有的連結。它也包含「忠誠」(loyalty)之意。當它用來指向神的忠誠,是表明神忠於祂所立的約,以持久不變的愛去愛那些長久以來不忠不信的以色列人。神對祂的子民不離不棄,跟他們休戚與共。神的休戚與共不是由上壓下來的強權,而是一份包含專注、忍耐、等待、盼望的憐憫。
同樣,一個好憐憫的人,是會學習神忠信的方式,跟其他人培育休戚與共的關係和情分。真正的基督徒不會對人漠不關心,對他人的需要視而不見,卻會用心用力,慷慨地為人解困。好憐憫的忠誠是真實信仰必不可少的元素。
行公義和好憐憫的根本:謙卑地與神同行
最為重要的,行公義和好憐憫的人,是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謙卑地與神同行是在行公義和好憐憫之後。一方面,行公義和好憐憫是人謙卑地與神同行的前提和條件(conditions),另一方面,謙卑地與神同行也是人行公義和好憐憫的資源。當我們行公義和好憐憫,我們便是謙卑地與神同行。轉過來,當我們謙卑地與神同行,我們亦是願意活在愛和公義之中。換言之,行公義和好憐憫這兩個要求的根本在於謙卑地與神同行。
可是,不少時候,人縱然願意接受行公義和好憐憫為理想,卻忘記了神的重要性和終極性。有些人只願意與心中一些假神(例如才華、名氣、財富、知識的增加)同行,他們所追逐的慾念,便成為他們所最信任的。其中一個最受人敬拜的假神是「自我」(ego)。「自我」是眾多神明中最醜陋和可憐的,它看來是自由、獨立、滿有氣派的,事實上卻是羞恥地甘作奴隸。人與「自我」這個虛假的神明同行,靈性就變得放蕩。當人以「自我」為神明,他們可以變得富貴、具影響力;然而,「自我」的內裡卻是瘦弱殘缺、貧乏和空洞的。這樣的神明不能自救,也不能帶來救贖,因為它們只是偶像,不是永生真神。
謙卑同行:讓神作為我的神
當彌迦先知使用「你的神」這片語,他清楚知道「你的神」不是當代人所敬拜的假神。先知所說的神,是指那位忠信、願意在休戚中與我們同在、同行的神。祂是美善和恩慈:祂在憐憫和忠信的愛中紆尊降貴,不僅成為以色列的神,並且成為世上萬民的神。在客西馬尼園和各各他的亮光下,我們更清楚地看見「你的神」是那位甘願降卑成為人、為我們犧牲赴死的神。那麼,「與你的神同行」不僅是一個要求,也是神恩典的福音,是所有誡命的前設(presupposition)。因此,行公義和好憐憫不是一個叫人難以背起的重擔,而是神在基督裡給予你我的一個自由的召喚(summon)。
那麼,「謙卑同行」是在神面前謙卑,意味我們信任神,以神為生命的立足點,不忘記神是我們的創造主、救贖主、轉化者。我們要撇棄我們所依附的假神,不接受魔鬼的試探,不依賴自己的能力(將石頭變為麫包,希冀自己成為生命的來源);不貪愛世上的權勢和榮耀(喜歡成為世人膜拜的中心點);不求控制神(希望從聖殿的頂端跳下,強求神的保護)。謙卑地與神同行,就是拒絕這些試探,讓神作為我的神(let God be God)。
謙卑地與神與人同行
因此,當社會的商業文化叫我們忘記神是誰,叫我們不守約,不活出神子民的樣式,叫我們崇尚競爭而非合作、自足而非彼此依賴、個人主義而非休戚與共的社會運作方式,我們就須要逆流而上,尊崇神為我們的神(let God be God),活出神子民的身分,謙卑地與神同行。我們要知道自己只是代表(represent)耶穌基督,奉祂的名行動。我們所要作的,是忠心地完成「代表」的責任,而不是看自己為「掌握答案的人」,不是假設我們具有神的特性,有權柄叫人來到我們這裡。我們的權柄不會超出我們服侍神和人的權柄,並且我們的服侍必須透過神所加給的恩典。我們並非要取代耶穌基督,我們只是耶穌基督所揀選的器皿。
這樣的「同行」叫我們看同行的人為同伴。當我們奉基督的名作別人的引導,我們也是走在同一旅程上。在我們向別人指出前路的同時,我們也是向自己指出前路。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站在台階的頂層,向別人發號施令,而是站在平地之上,與別人一同交談,一同前進。
在思考「與神同行」的重要意義時,我想起五年前為我們的六十週年院慶畢業典禮擔任講員的周聯華牧師。
周牧師是華人浸信會的前輩,是我們的父輩。在周牧師事奉主的七十年間,他非常關心台灣社會的政治問題,也關心台灣社會的貧窮問題。他曾擔任台灣世界展望會(即宣明會)的董事長許多年。從1990年開始,直至他去世前一週,他不間斷地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舉辦的「飢餓三十」,以愛心的行動去體會貧窮人和飢民的艱困。他總共參加了二十七屆,每次都完成三十小時不進食的行動。這位九十六歲高齡的先輩雖然再沒有做董事長,但他依然願意關懷有需要的人,願意繼續參加「飢餓三十」,以行動去感同身受,鍥而不捨地幫助貧窮人。周牧師的言教和身教,正展示了「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的真義。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