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讯2021年7月号 学习路上苦与乐 岳光仆神学博士候选人 光仆与太太 2018年,我来港入读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师从邓绍光教授学习系统神学。邓教授治学严谨而为人宽和,为其弟子,受益匪浅。 我在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读过七年。相较于「浸神」,金陵的神学教育较少侧重近代或当代的神学家;所以,我刚来「浸神」的时候,看到神学学士班的同学在读当代神学家的著作,非常羡慕。「浸神」师资力量雄厚,使得同学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也更加宽广;老师们无论在学术素养或授课技巧上都无可挑剔,这也是「浸神」的实力所在。 我跟从邓教授学习系统神学时,对于根顿(Colin Gunton)的神学体系产生浓厚兴趣。入读「浸神」大约两年,我选定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就是根顿的圣灵终末论(Pneumatological Eschatology)。对于大多数基督徒来说,圣灵论和终末论都是容易被忽视的神学主题,但在根顿的思想中,这两者却有密切关系。 学习过程中,有两方面的挑战我需要克服。第一是家庭方面。我家有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三岁多。我身为父亲,本该承担家庭责任,却因为离家较远,无法照顾家庭,这使得我很多时候也感觉非常亏欠。第二是学业方面。学习根顿的思想,对我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事,但写作论文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我的导师邓教授是学术素养极高的老师,我想跟上他的节奏,这对我来说已是非常大的挑战。 2021年1月,由于教会要求,我须暂时返回国内工作,于是我一边工作,一边写论文。虽然可以与家人团聚,但是工作繁多,我每天能够看书的时间非常有限,近期的工作量尤其沉重。写作的进度放缓了,我觉得非常愧对导师和院长,希望可以尽快脱离这种状态。 最后,感谢导师和院长对我情况的理解,我期盼能够尽快完成学业。 wordpress_publish 5 月07, 2024 评论已禁用
院讯2021年7月号 感恩不尽 吴立斌神学博士候选人Wu Libin Th.D. Candidate 立斌与丈夫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2016年1月我进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攻读神学博士课程,至今完成博士论文的初稿,学业行将结束,我在「浸神」求学已经有五年多。期间,最让我感恩的,是神为我预备了一位尽心尽责、满有爱心的导师黄福光教授。可以说,如果没有黄教授尽心帮助和教导,我的论文初稿就不可能完成。 ...
院讯2021年7月号 攀越学术高峰 培育神国精兵 回应神国需要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作为亚洲浸信会神学研究院(ABGTS)其中一个创办者,早于六十年代就曾以合办方式开设博士课程,参与香港及东南亚神学人才的培训工作。其后「浸神」于1999年正式成立自己的研究院,开设神学硕士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