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渴慕圣道到转化生命

陶婉珠

基督教研究硕士

起初怀着一颗「如鹿渴慕溪水」的心,进入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就读,转眼已四年了。感谢神让我认识真道,让我生命得饱足,得转化!回顾这段岁月,就像一段冒险的旅程,当中却充满神的预备和保守。

雀跃踏上「信仰寻求理解」之旅

感谢神的恩典,让我作了数年的全职主妇,期间既可专心照顾家庭,亦可按自己的步伐和时间修读神学。老师的教导,绝不仅是传递知识,也是传承生命和使命;这深深吸引我进入这段「信仰寻求理解」的旅程。加上,能够与道学硕士班的同学一同上课,彼此互动交流,更是难得的信徒群体的体验。感谢神的保守,在过往的日子,我绝少因事故、身体不适等原因,缺席课堂。我常常存着感恩的心去学习。

然而,课程的要求绝不轻松,要面对及克服的问题也真的不少。由于个人的限制,考虑家庭的需要,事奉上的平衡等因素,时间、精力、能力总觉不足够。繁重的功课,曾让我疲乏、失落;希伯来文、希腊文测验时,也曾经历脑袋好像进入失忆状态的苦恼。不错,读神学有一定的辛苦,须要付出,但我同时体会到灵性追寻所带来的平安和欢欣,经历踏实、真实的信仰。

创造空间认识信仰

感谢神的恩典,让我认识信仰,重整生命。原来,学习是创造一个空间,认识信仰。信主三十多年,以为自己认识耶稣基督(knowing Jesus Christ),原来我可能只是(略为)认识关于耶稣基督的事(knowing about Jesus Christ)。我以为自己对神的事工火热,积极参与事奉,但这可能是出于责任,以及对需要的承担,而且这一切都在我生活的「安舒区」内进行。然而,读神学的过程,让我反省到事奉者的生命比事奉本身更重要,神看重的是我的「所是」,不是我的「所做」和「所有」。我对作基督门徒的意义有了新的体会。我靠着圣灵的帮助,不断思考、寻求、理解、活出信仰。

重整生命重新得力

因为存着一颗渴慕神话语的心,所以我进入神学院;然而,神却借着这段学习旅程改变我的心思,又医治我的伤痛。过往的事奉,曾叫我疑惑和迷惘。究竟,何谓「忠心良善的仆人」?何谓「成全神的旨意」?何谓「尊主为大」?何谓「柔和谦卑」、「顺服神的带领」?有段时间,脑袋满是问题;看见教会不像教会,牧者不像牧者;昔日同路人,成了陌路人。心很难过,痛哭流泪。我感到疲乏、软弱、失望,曾下决定,日后不会在教会作全职事奉。

感谢神,祂的恩典够我用,祂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在我低潮时,祂使我得着安慰和力量。记得老师曾提醒我们,信徒可能经历生命被神拆毁和栽植。没有拆毁,就没有更新。这四年里,我深深体会什么是认真研读和了解圣经的真理,神不断锻炼我的心志,塑造我的生命品格,叫我不凭血气争战。昔日的困惑,不再困扰我:神让我学会顺服祂,信靠祂;人以受造者之身,岂能参透创造主的作为?神亦借祂的话语鼓励我:「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四十31)无论我往哪里去,耶和华我的神必与我同在。

信徒皆祭司

我接受装备,不是为了踏上全职事奉的道路,要作传道人。然而,信徒皆祭司,一切所学的皆为主所用。我愿在生活见证及事奉上,作神话语的执事,成为祂合用的器皿。

最后,感谢「浸神」的课程,感谢老师的教导和陪伴。一切全是神的恩典!愿共勉之。

相关文章

一趟属灵航程

代圣明道学硕士代圣明与刘振鹏老师踏上一趟属灵航程2016年1月4日,我正式入境,从内地来到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 「浸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宁静而祥和,干净又整洁。 「浸神」面向大海,像一艘停泊在岸边的大船,随时准备出海远航;画面感极强,可以说是美不胜收,远超过我想像中的样子。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我祷告神,把自己前面两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交托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

在「浸神」的属灵航程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的校园设计,就恍如一艘大船。弟兄姊妹蒙神呼召踏上这艘大船,展开一趟满载恩典的属灵航程。他们不但在门徒群体中接受神学装备,更在其中经历磨炼,生命得以成长、更新、突破。这趟「信仰寻求理解」的旅程,最终成了一生「信仰演示理解」之旅,叫人无论在言行教导,无论在大小事情上,都要忠心作主门徒,展现基督的真实,以及祂所成就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