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讯2018年4月号 爱街坊爱全人 吴纪言神学学士同学 第四组(大角咀)合照 是次属灵操练日让我有机会参与大角咀新福事工协会举办的社区导赏。这所机构让参与者以「落区体验」的方式,亲身学习认识贫穷人的需要,从而学习对他们的需要作出正确的回应。 导赏员指出,很多教会只意识到坊众灵魂得救的需要,但往往未能顾及其现实生活的需要,例如衣、食、住、行、工作等。导赏员说,关顾区内贫穷人时,他们以「街坊」称呼对方,而非「贫穷人」。因为称其为「贫穷人」,就已标签他们,认定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是需要接受施舍的对象。但称他们为「街坊」,就是以同区邻里的身分去接触他们。要作一个邻里,首要是认识及掌握社区的特色和文化,从而了解对象的所需。不然,「帮忙」随时变成「帮倒忙」。 犹记得当天导赏员带我们参观露宿者的住处时,指出在港露宿是合法的,但是「阻街」是非法的。政府人员往往就是以阻街为理由清理露宿者的帐篷。他们这样做的时候,被清理的是阻街的物品,还是露宿街头的人呢? 导赏员希望借着社区导赏,让人明白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帮助别人,而要从受助者的角度去帮助他们。真的,我想到在事奉上,很多时候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服侍的对象。然而,自己所尽的努力原来可以不是对象所需要的。在贯彻爱的服侍上,不应该止于尽己力,更须要认识对象的背景,按其需要帮助他们;非从自己的角度,而是从对象的角度,这样才可作出较为合宜的服侍。 耶稣来,不单叫人灵魂得救,也同时要恢复人自己的「人的身分」。所以,我们要关顾人的整个生命。既要复和人神的关系,也要顾及他们的物质需要、灵性需要、个人尊严,好让人的整个生命都经历耶稣的更新转化。可以做的应该不只是物质上的救济,或救恩知识的传递,应该还有更多任重道远的工作。 wordpress_publish 6 月12, 2024 评论已禁用
院讯2018年4月号 走入社区.深耕细作 今年1月16日,本院举办了「属灵操练日」,为要预备老师、同学迎接新一学季。是次主题为「走入社区」,但认识社区、服侍社区又怎么是属灵操练?在社区「深耕细作」是什么意思?这一切又与传福音、宣教使命有何关系? ...
院讯2018年4月号 默默耕耘,跟随基督 吴彬彬道学硕士同学第二组(土瓜湾)合照属灵操练日下午,我们往土瓜湾进行社区勘察。社区导赏员带领我们来到「土家」(土瓜湾故事馆)。这里提供了一个地方,支援社区的居民,把街坊凝聚起来,并且透过简单的家居维修,建立互助的关系网络。她们在社区默默「深耕细作」,这岂不是昔日来华宣教士所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