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期刊》,绕道而行的服侍

邓绍光

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

《山道期刊》是一本学术期刊,这是清楚明白的,但是学术期刊不一定就是「离地」不食人间烟火的,这却是须要辨明的。就如没有纯粹数学像微积分的发明,恐怕科学、经济学、工业工程学就不会有今日的发展。 《山道》并非一本纯粹为学术而学术的期刊,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服侍教会群体,好能够更广更深认识并践现信仰。

《山道》的起点是信仰,终点也是信仰,但是这两者并非直线的关系,而是曲线的,是绕道经过知识的站头。这是践行神学古典意义「信仰寻求理解」,因为「没有信仰的知识是盲目的,没有知识的信仰是空洞的」,这是尊重三一上帝对人类心智的创造。

神学院透过《山道》服侍教会,不单服侍浸信会各堂会,也服侍非浸信会的其他教会。这也是一种绕道而行的服侍。固然,神学院也直接服侍教会,好像大多数老师在教会主日崇拜讲道,或是教导信仰专题,但是这些服侍的基础,却在于他们不常为人注意的研究;《山道》就反映出他们这方面的努力。

教会群体自己未必都有充足的时间和专门的人才,全面并深入认识所持守的信仰,《山道》在此补上位置。特别当教会群体的处境不断改变,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有需要从信仰获取资源而予以了解、应对。由于教会群体各有自身的限制,未必能及时更新自身的信仰传统,《山道》在此尝试先走一步,就时代处境引发的信仰议题,率先思考、研究,发而为文,期望可以成为教会群体的信仰知识资源。

《山道》的作者群也不只限于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固然我们的老师经常撰文发表。这是另一种绕道――绕道其他神学院的老师、学者,既有信义宗改革宗的,也有圣公会,以及其他自由/ 信徒教会的。信仰学习从来都是群体的,透过他人跟自己不一样的研究,我们不单扩濶基督信仰的认识,也更清晰地、准确地明白自己信仰传统的殊异与限制。

绕道,虽然间接,但并不表示没有需要、没有作用,而可以忽视,甚或废弃。绕道而行的服侍,仍然是服侍;虽然是隐藏的,但却是《山道》甘心的服侍。

相关文章

《山道期刊》20周年

《山道期刊》(下文简称《山道》)是香港浸信会神学院的学刊,自1998年创刊以来,半年一期,从未间断,到了今年底出版第四十期,便进入二十周年。因此,我们特地邀请了《山道》的主编、编委会成员,以及读者,谈谈他们对这期刊的感想和看法。 ...

假如没有《山道期刊》……

黄顺成本院神学硕士生假如没有了《山道期刊》,那就太可惜了。 《山道》流露了「浸神」老师及学者们对学习的热情,以及他们对华人教会的疼爱。各位老师及作者各有专精,有精通神学教义,有钻研新旧约圣经,也有长于伦理思考。阅读《山道》,让我进入他们的视界,从他们的眼睛看见神学世界及教会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

《山道期刊》二十年来的主题

邓绍光《山道期刊》副主编《山道》二十年来的主题《山道期刊》第一期的主题为「品格塑造与教会事工」,第四十期则是「信仰群体的纪律」。如果首尾具有某种代表性的话,那么,这两期就表明了《山道期刊》的某些特性:关注教会,为教会作出严谨的信仰反省。对四十期的主题稍作分类,亦不难得出这样的印象(参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