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师徒制

邝振华

实用神学(世界宗教)副教授

学院在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就学生的灵性培育采用了「一对一师徒制」。这个转变意义重大。回想三十年前,当我还是神学生时,学院主要是借着早会、早祷会和晚祷会来培育学生的灵性,而灵性长进则被视为个人与神的关系。早会和祈祷会对灵性培育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但圣经亦显示师徒关系是灵性培育的重要管道,而耶稣与十二门徒的关系正是师徒的关系。所以透过师徒关系来培育灵性,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方法,其果效并不是其他方法可以取代的。

1998年我从美国回港后成为学院的老师,那时学院已开始采用小组形式来培育学生的灵性,由一位老师带领十至十五人的小组,其果效当然远胜于单靠学院的聚会。这是学院在灵性培育上踏出的一大步,因为这个制度确认了灵性培育是神学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但小组形式仍然有其限制,例如一些灵性成长的难题不一定适合在小组内细谈,而且老师面对着十多个学生,也难有机会逐一给学生个别的提点。

学院在2009年往前多踏一大步,安排同学以一对一的师徒方式接受灵性培育。在这安排下,老师所面对的挑战变得更大。因为当属灵师傅不单要付出更多时间,还要将自己生命敞开,以生命来影响生命。

在学院内,所有师生、同工构成一个门徒群体,一起学习跟随耶稣,作祂的门徒。老师不过是在灵程上走先一步的前辈而已。但在一起学习的门徒群体中,作为前辈的老师也应肩负起引领学生成长的责任,为神培育更多无愧的工人。 「一对一师徒制」的个人灵命指导,是学院在神学教育上的重要发展,因为在「浸神」所有课程中,只有灵性培育才会用上一对一的方式,可见学院对灵性培育的重视。

相关文章

风雨后的彩虹

吴国杰基督教思想(教会历史)副教授风雨过后,学院改由曹伟彤院长执舵;原来卡着的机轮,开始以属灵辨识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