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流教授五彩缤纷
陈宇恩副院牧、教会音乐科讲师Grace Chan Associate Chaplain and Lecturer of Church Music 2014年,我跟圣经科及基督教思想科的老师,总共五人,一同合教「教会敬拜学」。由于这科目属于跨科学习,所以需要整合各个范畴,理论和实践并重。开课前,我们几位老师一同开会,探讨课程的目标、范畴、重点内容,以及功课要求,好帮助同学从圣经、神学、教会历史、教会传统及礼仪、教会崇拜事工及牧养、伦理实践、现代文化处境等多个角度,去思考教会崇拜的职事。课堂是由各专科的老师轮流教授相应的课题;而我主要负责统筹,同场观察每次上课情况,并且任教后半部分的课堂。我尝试将圣经、神学、历史等各范畴整合,然后套用在教会崇拜事工当中,看看如何应用和实践。 ...
阅读更多
当老师们成为「同学」
禤智伟实用神学(社会伦理)助理教授Freeman Hue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ractical Theology (Social Ethics)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过去六年,我与其他老师合教的选修科目先后有「教会神学观」(2015-16春季)和「韦利蒙:崇拜、伦理、宣讲」(2017-18春季)。我在计划中,希望将来有机会与邓绍光教授一起开设一科「祈祷的神学」(Praying...
阅读更多
浅谈浸神的协同教学
曹伟彤院长Joshua Cho President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有不少科目都是采用「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的模式,即两位或以上的老师彼此合作策划并教授同一科目。 * 老师们或轮流教授,或同场互动,或一位老师教授,其他老师观察及补充……形式林林总总,灵活多变。近年,「浸神」以老师合教模式恒常开办的核心科目包括「研究与写作」、「毕业研讨班」、「教牧关顾与辅导概论」及「教牧领袖学与事工」。此外,因应情况及需要,以这模式开办的核心科目和选修科目,也有不少(参附表);当中,有些科目更是由五六位老师协力教授,可谓十分热閙,多姿多采,包括2014年秋季的「教会敬拜学」和2016年春季的「教会神学观」。 ...
阅读更多
「浸神」的「协同教学」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是指两位或以上的老师合作教授同一科目。香港浸信会神学院(「浸神」)有不少科目均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所以今期《院讯》邀请曹伟彤院长谈谈「浸神」课程中的这个教学模式,并且邀请了那些曾参与「协同教学」的老师及同学,一同分享他们的经验及感想。 ...
阅读更多
面向社会和教会的神学院
受访者:关永盛执事Interviewee: Deacon Vincent Kwan 关永盛执事是第二代的基督徒,自幼便上教会,一直在土瓜湾浸信会里成长、事奉,曾任教会理事会主席,现任执事会主席。关执事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现工作于与股票指数有关的公司。他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