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貴的裝備.珍貴的禮物

張肇倫

神學碩士

肇倫與太太及兒子

  回望這段修讀神學的歲月,每一步都充滿上主的恩典和帶領。

裝備自己,為了更有深度的服侍

  這些年間,不少弟兄姊妹或朋友都問我:「為甚麼還要讀神學?讀了有甚麼用?」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問題。我深切體會,在神學院鑽研的知識──不論是神學理論、聖經語言,還是教會歷史──往往難以直接、完整地應用於牧養場景或主日講壇。然而,這種知與行之間的張力正顯出裝備的價值所在。

  曾聽過一位敬愛的牧者分享一個比喻。他說,牧者的日常工作,好比駕駛一輛汽車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駛,一般情況下總能順利抵達目的地。但假如車子在途中忽然拋錨,或遇上崎嶇難行的路況,就需要懂得修理和應變的技術。神學裝備對我而言,就是學習這些關乎「修理」的知識和技術。進修之後,我雖然仍未必能處理所有「疑難雜症」,但面對信仰的挑戰或牧養的困局時,至少可以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應對──畢竟「工具箱」裏增添了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這幾年的學習十分寶貴,拓寬了我的「選擇空間」。若沒有這段時日在神學院裏浸淫,我就只能在既有的、相對有限的認知框架中服侍;但當我更用心、更深入地研讀之後,雖然自知學海無涯,但在某些領域上,我可以更有信心去分辨不同的立論,理解其背後的脈絡,從而作出更合適的選擇去教導和牧養。這份信心,源於知道知識的出處及當代的學術對話,這讓我能夠更忠實地詮釋上主的話語。我深信,只要我們盡心竭力,上主就必悅納。

迎見生命的禮物 體會群體的溫暖

  修讀碩士課程期間,上主更賜予我們家一份最珍貴的禮物――我們的兒子信予在2024年初出生。他的出現,誠然為我的讀書生涯帶來巨大的挑戰。在照顧新生兒的忙亂和疲憊中,要保持專心致志的學習狀態,絕非易事。那段時間,我能夠堅持下去並順利畢業,實在要由衷感謝同學的體諒和教授的包容,讓我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一步步完成餘下的學業。這個經歷讓我真實體會,主的恩典往往是透過身邊的弟兄姊妹和師長向我們彰顯。

  在此,我特別想感謝黃福光教授。從攻讀「浸神」的夜間課程,到道學碩士課程,再到神學碩士課程,在我這漫長的學習路上,黃教授不僅在學問上悉心指導,更在課餘時間為我費心,給予無數的鼓勵和支持。這份師恩,我銘感於心。

  附上的照片,拍攝於我的母會――中華錫安傳道會慈雲山錫安堂。照片中有我的妻子書姮和我懷中的兒子信予。那天,教會為我們的兒子舉行幼兒奉獻禮。這個時刻,彷彿是我神學旅程的縮影:在家庭崗位的轉變中,在屬靈群體的守望下,我學習將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交託上主,並立志以所學的一切,忠心服侍祂的教會。

  願一切榮耀歸於我們在天上的父!

相關文章

, ,

陶造我生命

郭溫敏儀 道學碩士一年級 Man-yee Wan (M.Div. 1) 與神相遇   受上帝無私的愛感動,中二時我在學校福音週的佈道會上決志信主。初中時期,人生首遇風浪:爸爸患上重症肌肉無力症,家境也漸走下坡。中六的我開始投入教會生活,在成長路上認識到神是大能的醫生,是愛,是拯救;神能改變人的生命;神是人生命的至寶……。在家庭困境中,神是我唯一的倚靠。雖然我們經歷種種艱難,天父卻使福音一步步臨到我家,先是爸爸、媽媽,然後是大姊,最後是二姊;前後十多年間,全家人都信了主。感謝神!...
,

等候上帝.等候別人.等候自己

李展能 道學碩士   古人云:「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相思的詩人感到一日如三年,現在的我反倒覺得三年如一日。不知不覺,入讀「浸神」已過了三個年頭,轉眼便要畢業。經過三年的全時間學習,我仍要問自己:我是誰?憑甚麼事奉如此偉大的創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