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
  3. 院長的話
  4. /
  5. 我們的心尊主為大

院長的話

曹偉彤院長

我們的心尊主為大

為何我們要唱〈尊主頌〉?

  今年4月24日晚上,在學院的六十五週年院慶感恩音樂崇拜中,學院詩班和五位嘉賓聯合獻唱了一首教會名曲〈尊主頌〉。我們選了這首動人的詩歌作為「浸神」六十五週年院慶的詩歌,它是一首靈性的詩歌、自由的詩歌。

  為何我們要唱〈尊主頌〉?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看見學院縱然生於憂患,卻成長於神的恩典之中。我們要歌頌那位一直以恩慈眷顧學院、引領我們迎對艱難、在我們中間施展大能的神。

  1951年,隨著廣州的兩廣浸信會聯會神道學校因政局變遷而關閉,香港一群浸信會先賢在神的引領下,在同年9月創立了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那時候,香港社會於戰後百廢待興,貧窮問題非常嚴重。

  2009年我就任院長時,香港社會也走到歷史的一個低谷。當年社會正經歷全球的金融海嘯,經濟陷入衰退。那時,中東和南亞地區仍有戰爭,世界處於動盪之中。同一時期,本院也走到歷史的一個低谷。在1月19日的院長就職演辭中,我提到艱難和挑戰不會叫我們灰心,反會加強我們的方向感,叫我們戰戰兢兢地完成神的託付。我們不致氣餒、徬徨,是因為基督曾應許祂會滿有權能和榮耀地回來。馬可福音第十三章這樣記載:「耶穌從殿裡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大殿宇嗎?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可十三1-2)耶穌又提到聖殿被毀的預兆:有打仗的風聲,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耶穌基督的跟從者要在會堂裡受鞭打,甚至被親人加害,送到死地。

  然而,耶穌基督卻應許:信祂的人「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可十三26)。感謝神,人的盡頭,正是神的起頭。耶穌基督確實有大能力、大榮耀,祂要駕雲降臨。正如詩人所說:「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詩一二六1-3)

如何回應社會現今的挑戰?

  今天,香港又在艱難之中,貧富懸殊加劇,社會在撕裂,世界一片混亂不安。

  教會如何回應這些挑戰?神學院如何幫助教會、與教會一起回應這些挑戰?神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可以從教會第一位神學家得著啟迪,思考如何去回應。馬利亞可說是教會第一位神學家,也是第一位聽見、接受並宣揚福音的模範門徒。

  年輕的馬利亞面對人生一個艱難而重大的挑戰。天使對她說:「你將要生下一個兒子,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她十分驚訝,不明白自己既是童貞女,如何可以在婚前懷孕?如何可以應對這個挑戰?

  馬利亞的反應既是驚訝,也是歡喜雀躍。在她的詩歌中,她一開始便頌讚神對她的厚恩,感謝神為她成就了大事。馬利亞述說神看顧她的卑微。卑微是甚麼意思呢?這裡不是指心靈的謙卑,而是指卑微的社會地位。馬利亞是卑微的,因為她年輕,還沒有結婚,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可言。況且,在一個羅馬政府佔據的地方,在一個貧富懸殊、父權主義當道的社會,她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她感謝神看顧她的卑微,感謝神不嫌她沒有社會地位或貴族身分,卻要透過她帶來神所應許的彌賽亞。因此,她歌唱:「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路一46-47)

唱出自由的詩歌

  馬利亞不僅為著自己的生命歌唱,更為著那些忠信的貧窮人唱出自由的詩歌。馬利亞知道神會叫那些作惡的統治者從高位下來,神會在不公義的曠野開出道路。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路一51-55)這裡展示了神的六個行動:祂趕散驕傲的人;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富足的空手回去;祂施展大能;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這六個行動與審判和憐憫有關。馬利亞相信神的審判和憐憫,相信神要審判傲慢的人,以及那些擁有權勢、財富的人。並且,她相信神的憐憫會臨到以色列,祂會賜下恩慈,給他們尊榮和生命。

希律的方式

  當馬利亞指出神叫那些傲慢、擁有權勢和財富的統治者從高位掉下來,我們不期然想起那被稱為「猶太人」的希律王。對猶大全地的民眾而言,希律可說是一個帶來噩夢的人。他不是羅馬人,是半猶太人和半以土買人。羅馬人都相信希律,他是羅馬政權所揀選的傀儡,贏得羅馬政府的信任。

  希律懂得運用權術,他討好該撒大帝,直至該撒被刺殺。後來,他又扮作效忠安東尼。到奧古斯督推翻了安東尼,希律又說他是與奧古斯督共同進退的。他看見無數權貴上場,也看見各人有怎樣的下場;與這班權貴相比,他覺得自己活得更長久,他的手段更圓滑、狡詐和兇狠。

  希律心狠手辣,他曾殺死自己的妻子瑪麗安(Mariamne)和她母親亞莉山大拉(Alexendra),甚至殺死自己三個兒子。他還下令將伯利恆和附近地方所有兩歲以下的男孩殺掉。

  一天,幾位東方博士(智慧人)來到耶路撒冷,探問猶太人的王在哪裡出生。希律王聽到這消息,心裡困擾不安,他視耶穌的來臨為大敵當前,恐防自己權位不保。於是,他下令殺害兩歲以下的男孩,以防猶太人的新王來臨。

  從福音書的記載,一方面我們看見希律對耶穌的權能又忌又畏,更妄想自己可以把威脅剷除;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馬利亞歌頌耶穌那翻天覆地的權能,深知耶穌基督的來臨乃是盼望的基礎。她歌唱:「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1-53)

神倒轉了世界的運作方式

  不難想像,馬利亞的詩歌是今天的教會不容易詠唱的詩歌。我們怎可以說神叫富足的人空手離開?我們的世界總是說:富足的人是有福的;成功的人是有福的;具有權勢的人是有福的——希律是有福的。

  馬利亞卻說:神將所有事情倒轉過來。神倒轉了世界的運作方式,選召卑微的人去實現祂的國度。神要拯救那些貧窮的、被干犯的、被壓制的。神要將那些有權勢的從高位打下來,從他們所安坐的審判位置拉下來。神勝過那些只是短暫強大的人。事實上,雖然那些狂傲的人可以聲名顯赫,有一天他們卻會走進死地。他們的榮耀、權勢和專橫,將隨時間而消逝。

  那麼,馬利亞所述說的倒轉,是否指無權勢的會變為擁有權勢?富有的變為貧窮的?貧窮的變為富有的?軟弱的從有權勢的奪得權力?貧窮的拿走富人的財富?

  答案是「不」。富有的變為貧窮、貧窮的變為富有、軟弱無能的從掌權者奪得權力的典型革命方式,往往會產生新的權勢和結構,帶來新的轄制,只是角色倒轉而已。叫人驚訝的事實是:一些推崇民主、解放,標榜自由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革命人士,卻可以成為明天的惡勢力和暴君。

以愛和受苦勝過希律的權能

  馬利亞所詠唱的倒轉並非沒有答案,答案在於一位拉比。

  這位拉比也唱出古怪的詩歌:「清心的人有福了,飢餓的人有福了,溫柔的人有福了。」祂知道母親相信神不會容忍不公義和貪婪,祂也知道母親相信:當人自私自利,當富人對窮人捱餓視而不見,當有權勢的人驅趕軟弱的人,神是會憤怒的。這位拉比也談倒轉,可是祂所指的,不是無權的人從掌權者那兒奪得權力,不是窮人拿走富人的財富,不是用希律的方式去推翻希律。祂自小就在貧困的環境長大,以祂一雙手去工作。祂以愛和受苦勝過希律的權能。祂曾經被人不公平地指罵,在敗壞的制度中被審判,在虛假的證供、人的偽善中被羞辱。祂被釘死,祂透過十字架的受苦勝過罪惡的權勢。

  這位拉比是〈尊主頌〉的主角,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清楚地宣佈福音的「憲章」(charter),這憲章倒轉了慣常的秩序。祂並沒有走到社會的右端(到該撒或彼拉多那裡),亦沒有跑到社會的左端(到奮銳黨這群人之中)。祂卻跑到貧窮人和罪人當中,讓他們得著赦免和救贖,呼喚他們進入一個體現神心意的群體——教會。

  按此理解,耶穌和祂的門徒不是要成為眾多權力堆的一個,而是要作為榜樣,在教會內和教會外去體現神的心意,見證神的憐憫。在這憲章中,教會的第一個任務(duty)是作為教會,也就是透過教會成員那種「憐憫的相交」,向世界顯明甚麼是神所指示的社會關係的面貌。這是教會成就他們的社會責任的方式。

我們的心尊主為大

  這是誦詠〈尊主頌〉的馬利亞所相信的,也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一群詠唱〈尊主頌〉的師生所相信的。跟馬利亞一樣,在艱難的年代,我們的心尊主為大,我們要倚靠神去培育忠心的下一代。

  深盼「浸神」的師生和校友所唱的詩歌也是耶穌基督的詩歌:「清心的人有福了,飢餓的人有福了,溫柔的人有福了。」我們聽見神的說話之後,必須跟別人分享,不是簡單地重複神的說話,而是解釋它,以致其他人能看見它是真正的福音。要讓他們知道神不會容忍不公義和貪婪,神憎惡人的自私,憎惡富人對窮人的苦況視而不見,憎惡有權勢的人驅趕軟弱的人。可是,他們要知道自己並非要拿走富人的財富,不是要從擁有權勢的人奪得權勢,不是用希律的方式去推翻希律。他們卻是甘願貧窮,甘願被人不公平地指罵和羞辱。他們要透過十字架的受苦勝過罪的權勢。教會要忠誠地閱讀聖經和辨識神的心意,要有勇氣指出當下社會的問題,並要以基督的愛和受苦,去勝過希律的權能。

  求神引領我們在這彎曲、混亂的世代穩步前行,又幫助學院的師生在任何景況下都尊主為大,並且跨越時間、空間、種種差異的界限,在未來的日子一代又一代接過棒子,跑上神所指向的道路,傳承耶穌基督的福音憲章。願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願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迎向神所引領的將來。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