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
  3. 院長的話
  4. /
  5. 先知的宣講

院長的話

曹偉彤院長

先知的宣講

宣講者既是牧人亦是先知

過去兩年多,神不斷更新我們的神學院,叫她從學習耶穌基督的「卓越」心靈,進入「同心協作」的門徒群體的建造階段,繼續朝向「宣講」的生命實踐。這都叫我們滿心歡樂。

想及宣講的生命實踐,我求神繼續憐恤我們,加添我們服侍教會的宣講恩賜。我很盼望神幫助「浸神」的老師和同學成為「福音使者的宣講者」(herald)和「牧人關顧的宣講者」(pastor)。

在今年一月號《院訊》所寫的「院長的話」,我曾談及「福音使者的宣講」與「牧人關顧的宣講」的相互性。我用了不少篇幅講述宣講的「教牧」層面,強調教牧的心靈和經驗必須綜合在宣講之中:好的宣講者是那些聆聽、觀察、愛護和服侍弟兄姊妹的牧人。然而,我也必須在今期《院訊》進一步釐清和指出:宣講者不僅是牧人,也是先知(prophet)。「先知的宣講」是極其重要的。先知的宣講就是去宣佈神的主權高於一切君王和世上的權勢。先知要在愛中說出真理:有勇氣說出真理,敢於以行動維護真理。忠心的宣講是先知性的。因此,我期望「浸神」所學習和實踐的宣講也是先知的宣講。

先知的宣講揭示教會的身分危機

先知的宣講揭示教會的身分危機。當代一些教會不知不覺間被世俗主義所吞噬,讓世界去設定她們前進的議程,卻忘記耶穌基督這位呼召她的主。結果一些教會成為變色龍,跟四周世俗的環境混在一起,以致未能持守教會獨特的身分、使命和見證。

教會如何處理這個有燃眉之急的身分問題?這問題是我們忠心宣講的脈絡,牠是宣揚福音的契機,指出了先知性宣講的必需性。

那麼,甚麼是先知的宣講?

先知的宣講不是道德化的宣講

要描述甚麼是先知的宣講,我們須思想先知的宣講不是甚麼。先知的宣講不是道德化的宣講,不是在聖經中找尋一些具有道德指向的經文,然後期盼聽者跟隨道德指引去生活。不然的話,福音只會約化為道德行為、意見或責任。在道德化的宣講中,福音信息會被宣講者的「人意」所扭曲,變為直線的行動和計劃,而看不見福音是關乎「神意」,關乎神的行動和計劃。

當然,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道德的言論。然而,聖經不是一套道德的告誡。聖經的關懷是神學性多於道德性的。聖經是以神為中心:神是聖經的中心,是神向人類工作,而不是純然人對人的工作。因此,宣講並非人的忠告或道德指令。道德化的宣講扭曲了神的福音,將神的恩典變為人的作為和能力。

道德主義的宣講的另一個主要錯謬,是宣講者變成超我(superego),要成為眾人的家長,指點別人按著他的心意行事。這樣的宣講產生兩類信徒。一類是強烈依賴、沒有主見的「小孩子」信徒,他們只能依賴「家長式」的宣講者告訴他們甚麼是該作或不該作的。另一類是不滿、抗拒宣講者一切說話的信徒,他們不喜歡那些站在道德高位說話的傳道者,不甘被對方的言論所教誨和改變。

充滿關懷的先知教導出自宣講者真誠的心靈

不同於道德主義的宣講者,先知的宣講者知道他們亦是站在神的審判和要求下,並非站在甚麼道德高位上。他們深知「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他們承認自己也是軟弱的,同樣面對百般試探。這樣真誠的心靈,叫先知的宣講者不致滑入道德主義的謾罵及簡化的思考之中。當宣講者真誠地道出他也處於道德的兩難,他的宣講就能叫人認同和相信。宣講者的真誠能夠將道德化的宣講轉化為充滿關懷的先知教導。當宣講者穿上先知的衣裳,他並不是放下教牧關顧的責任。

當然,先知性宣講中的「教牧關顧」,是帶著相當程度的對質性。這包含一種「抗議」的精神。先知因著忠於神的話語,不會計算人的反應或代價是甚麼,只會勇敢地對質,揭露罪惡的深層,以及人如何在罪惡中糾纏。對質有時是痛苦的,然而牠是關顧牧養必不可少的部分。對質的目的是醫治人,叫人不再重蹈覆轍。因此,對質是善;不對質是惡。

若宣講者不作對質,那只是愛的否定,好比一個過分仁慈的母親不懲罰不聽管教的孩子。又好比一個成年人看見一個男孩坐在毒蛇出沒的地方,便向男孩說:「不要坐在這裡。你會被蛇咬死的!」然而,男孩不聽忠告。這成年人向另一成年人說:「男孩不聽我的話,我們必須把他拖走,甚至打他,叫他離開這個死亡之地。」對方卻回應:「不!由他吧!不要打他!」後來,小孩被蛇咬死了。

先知的宣講是幫助人站在真理面前

由此可見,有時候福音在其作為好消息以先,是一個審判的消息;它在醫治以先,會叫人感到痛楚。假如人要經歷福音的豐富、體會牧養的真誠,對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先知拒絕呼喊:「平安!平安!」先知的任務是幫助人面對現實,幫助他們站在真理面前。當人遇見真理,改變就成為可能,人可以作出選擇。

馬太福音十八章15至20節是關乎先知性的對質。這段經文指出:假如弟兄犯罪,受害者或發現者首先要私下與弟兄對質,指出他的過錯。若對方願意悔改,我們便得著弟兄,那好比尋回迷失的羊。若這嘗試未能成功,就當帶一兩個人去對質和作證,有關的說話句句都可定準。倘若這人不聽勸,我們就要告訴教會,將整件事陳明在眾人面前。假如弟兄仍然不聽教會的勸導,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這是對質的最後一步:視不悔罪者為不信者,將他驅逐出教會。這是屬靈的驅逐,意味屬靈的死。

馬太福音十八章18節指出教會對質的共識和權柄。這裡耶穌要告訴我們的,是祂早前在十六章19節所說的一個真理:彼得是教會的房角石 / 磐石,他有捆綁和釋放的權柄。同樣,地方教會也可以如此捆綁和釋放。在這個脈絡中,門徒群體被賦予宣講真理的權柄,可以見證真理,指出罪惡,宣告神的審判和救贖恩典。教會這樣做,是按著神的心意去做,叫人轉向神。

彼得作為教會的房角石,擔當先知的角色──指斥罪惡,尤其是那些叫人與神隔絕的罪。在初代教會,彼得曾指斥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所犯的罪,事件記載在使徒行傳五章1至11節:亞拿尼亞同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將其餘幾分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彼得斥責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欺哄聖靈,指撒但充滿了他們的心,兩人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是欺哄神的做法。他們被彼得對質後,就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

對現代人而言,彼得的對質是「不識做」的做法。「識做」之道是減少矛盾,而不是製造矛盾。「識做」是去安撫和幫助教會中的「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減少他們的不安,而非責備他們。「識做」的牧養是挪用當代輔導學的成果,看見這對夫婦跟所有人一樣,總會有他們的問題;牧者要安撫和接納他們,多給他們空間,叫他們感到平安。

求神在學院興起誠實無偽的牧者先知

這種叫人「感到平安」的做法,只是鼓勵一種自我欺哄的平安。當教會推說自己因著愛「亞拿尼亞」和「撒非喇」而去寬容他們的惡,教會只是想討好那些奉獻錢財給教會的說謊者,不願意捨棄誘人的物質和權勢。對這些教會而言,財產的擁有是權力的基礎。先知的宣講必須與這些虛假的「平安」對質,與這種權力的基礎對質,幫助教會離開自欺和群體的安全地帶;在他們面前擺放真理的鏡子,叫他們看見自己的「變色龍」本相,不再跟四周世俗的環境混在一起。作為先知的宣講者必須具有這樣的誠實心靈,要有自律和自知之明,以致能夠與自己對質、與他人對質。這樣的宣講者是誠實無偽的,能誠實地宣講——對神誠實、對人誠實、對己誠實。

因此,先知的宣講能幫助教會對神真誠,朝向神,朝向基督,那就是朝向真理。這樣的宣講是真正的教牧關懷。惟有這樣,教會方能持守她獨特的身分、使命和見證。求神興起更多這樣的牧者先知,在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興起這樣的先知。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