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
  3. 院長的話
  4. /
  5. 「寬恕」的教牧學

院長的話

曹偉彤院長

「寬恕」的教牧學

在一個寬恕的群體學習寬恕

  在基督教的信息之中,寬恕是一個主要部分。寬恕這課題在近數十年吸引了社會科學家的研究興趣,有關研究指出,寬恕可使寬恕者得益:減少憂慮、抑鬱、憤怒,增加自我認識和正面的情緒。有些研究還指出,寬恕不單帶來心理健康,也帶來生理好處,讓人有較健康的血壓和心跳率。

  從現象來看,寬恕與心理、生理的健康相關。然而,這些研究卻較少談及寬恕與靈性的關係,也沒有回答一個問題:「人如何學習寬恕?」我們要學習寬恕,就得透過「寬恕的群體」。這是一個帶來「社會-動能」(socio-dynamic)的進路,能幫助人明白寬恕的觀念,鼓勵人去「重複」寬恕的實踐。

  教會是一個寬恕的群體,要幫助信徒培養寬恕的文化和期望。同樣,神學院也可以成為一個寬恕的群體,叫一群師生培養寬恕的文化和期望。那麼,教會如何學習寬恕?神學院如何學習寬恕?

真正的牧養是要對付人的罪惡

  要學習寬恕,我們可反覆思想一些經文的教導,而其中一段經文是馬太福音十八章12至35節。這段經文指出:假如弟兄犯罪,被干犯的人要私下指出他的錯,尋求解決方法。假如弟兄願意悔改回轉,就如迷羊被尋回一樣。若對質未能成功,被干犯的人應帶一兩個見證人去見證對談的內容。若對方不聽勸,就要告訴教會;若他仍然不聽教會的勸導,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的一個意思是:犯過者的錯失非常嚴重,必須嚴厲對付,不跟他們團契(disfellowshipping)。因此,「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就是看那些沒有悔改的人為不信者,不跟他們團契。因為親密的團契(例如主餐)是門徒群體所一同經歷的,是屬靈家庭的真正成員所共享的。另一個意思則是:門徒要向這些從前是弟兄姊妹的人重新傳福音。

  然而,對現代人而言,耶穌基督這種處理人事的方法是不識時務、不合人情的。「識做」的方法是減少矛盾,而不是鼓勵矛盾,將小丘變為大山。「合人情」的做法是輔導這些人,以同理心牧養他們,減少他們的不幸感。可是,耶穌的做法卻展示甚麼是真正的牧養。真正的牧養是要對付人的罪惡;若罪惡存在,人就沒有生命。因此,對質是愛,要尋找迷失的羊。

真正的愛心是「七十個七次」的寬恕

  這種對質的愛可見於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的脈絡。馬太將這段關於對質的經文放在迷失的羊和不寬恕人的惡僕這兩個比喻之間,是要讀者知道:神的意願是救贖而不是咒詛罪人。對質是愛的表現,為使人知罪悔悟而得救贖。可是,在以愛心對質的時候,甚麼是真正的「愛心」?

  從經文的脈絡來看,真正的愛心是「七十個七次」的寬恕。彼得問耶穌:「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回答:「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祂的意思是:寬恕是無限的。七十個七次就是無限和全心全意的寬恕。

  接著,耶穌以天國的比喻讓我們看見無限寬恕的神學據點。祂說「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有僕人欠了一千萬銀子,王打算將他和他妻兒賣爲奴隸。這是一筆不可能償還的巨債,但當這僕人向王求寬恕,王就寬恕他,免了他的債。

  可是,這僕人遇見一個欠他十兩銀子的同事,卻拒絕寬容。十兩銀子相對於千萬債項,顯得微不足道,該是將來可以償還的。這欠債者同樣懇求寬容,他懇求的態度和說話跟先前被寬恕的僕人是一式一樣的。然而,那個已被寬恕的僕人卻不願寬恕別人。他看重自己的權利,決心訴諸法律,將欠債者關在監裡。

  其他同伴看見他所作的,就甚憂愁,把事情告訴王。王知道後,便召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惡」的原文poneros可以解爲「惡」或「不倫理」;也可以用來描述眼睛細小,意思是小器、嫉妒、狹隘、尖酸、吝嗇的心靈。那麼,惡奴才就是心靈狹隘和尖酸的人。結果王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人,要向他施刑罰,直至他還清所有債。

  這故事不僅顯出惡僕的狹隘及尖酸,也指出王的雅量。王的雅量是整個故事的神學中心。王的雅量和寬恕就是七十個七次的寬恕,是無限、無條件的寬恕。神也要求祂的子民有雅量(太五45),要寬恕人七十個七次,學習無限、無條件的寬恕。有雅量的子民,會求神幫助他們不向那些曾傷害他們的人報復,卻彰顯天國那份奇妙的慷慨。

悔改指心志和行為的改變

  以上是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的大意,顯示寬恕七十個七次的雅量。可是,這樣的慷慨和雅量,不是出於一時的情緒。15至20節指出:當犯過者經過多番規勸而拒絕悔改,某些隔離的方式是需要的。真正悔改的人要承認自己的錯失,還要改變行為。在聖經中,悔改指心志(mind)和行為的改變。簡單而言,人不僅應為自己做錯的事道歉(無論是多麼真誠的道歉),也要在行為上有改變,最低限度要有一點進步的表現。我們要繼續寬恕犯過者,例如一個常以說話傷害別人的人,是需要時間和更多實踐去改變自己的行為;若他們已努力改進,我們就要寬恕他們七十個七次。

  不過,當對方的悔改並不真實,一種「扮演得」甚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的「寬恕」、「沒有所謂」的「寬恕」,是沒有建設性的,反而帶來更多傷害、更多惡行。一個更長久的愛的行動,是堅持犯過者必須悔罪改正。那就是:我們以溫柔的態度進行對質,靠著神的恩典繼續勸化;我們知道自己是受寬恕的罪人,因此以受寬恕者的身分去指出罪惡。

寬恕與公義的優先次序

  另一方面,我們也得知道:寬恕不一定後於對質,也可以先於犯過者的心靈改變。雅量的寬恕是先於犯過者的逐步改變。這也是耶穌基督的榜樣,祂在外邦人和稅吏回應以先,已親切地與他們相交。雖然耶穌起初已知道猶大對祂的忠誠並不真實,祂依然容讓他成為十二門徒之一。這樣的相交發生在對方悔改以先。

  前南非大主教杜圖(Desmond Tutu)是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自1980年代開始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政策。杜圖在曼德拉(Nelson Mandela)成為總統前後都指出:若沒有寬恕,南非就不能有將來,不能從過往的極度破壞走上建設的路途。可是,不少人卻堅持:不要讓寬恕取代公義;沒有公義的寬恕只是軟弱的寬恕。他們常有這樣的口號:「沒有悔改,就沒有寬恕;沒有公義,就沒有復和。」

  有些人批評杜圖所倡議的「先寬恕」是沒有公義的寬恕,他這樣回應:假如「沒有悔改,就沒有寬恕;沒有公義,就沒有復和」的口號被絕對化,那就沒有任何的寬恕或復和,因為公義在這個嚴重朽壞和墮落的世界中,永遠不能符合我們對公道的要求。正如馬丁路德所說的,人是義人,也是罪人。每一個人都是罪人。因此,杜圖認為,有時我們要將寬恕放於公義的爭取之前;當寬恕和公義不能同時發生,我們就要先學習寬恕。寬恕能帶來真正的公義,帶來關係的轉化,帶來人心的改變,帶來和平的群體。相對來說,法律的執行不一定能改變人心。緊握著的拳頭或許代表了公義,卻同時表明了排擠的意願。在矛盾、敵對的環境中,人不僅需要公義,還需要被擁抱。張開的雙手標誌著歡迎、擁抱的意願;緊握的拳頭卻可以增加不公義和仇恨。張開的雙手可叫人看見更多的「可能性」,因而有機會建立公義。

寬恕的終極是生命

  這種寬恕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經過七十個七次的學習。真正的信仰者在群體中學習寬恕,帶來復和。教會要學習寬恕,可從教會的領袖開始:從牧者到執事,從執事到會務會,從會務會到團契和主日學;從夫婦到兒女;從長者到青少年,從青少年到幼童。神學院要學習寬恕,可從老師開始:從老師到同學,從同學到同工,從同工到同學等;從學院到社會裡各式各樣的群體和個體。在這樣的學習和七十個七次的進程中,多重的寬恕得以逐漸形成,以致改變教會、神學院的文化與期望,改變人的生命。

  那麼,讓我們相信和看見:寬恕的終極是生命。寬恕在那裡,生命就在那裡。寬恕的學習來自七十個七次的寬恕,來自「重複」的實踐和練習;重複的實踐和練習來自重複的決定;重複的決定來自價值和生命的重複提醒。因此,在寬恕的群體之中,寬恕的德性的重複學習是寬恕教育的目標(goal)。寬恕的德性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提醒,帶來持續不斷的寬恕行動,帶來恆常的寬恕品格。這樣,教會的挑戰是思想如何將寬恕的教育落實於教會的年曆中,而神學院(作為培育未來牧者的學校)的挑戰,則是思想如何將寬恕的教育落實於早會和課程中。

一種「由殷切款待到寬恕」的教牧神學

  七十個七次的寬恕,是「浸神」新一學年所鑽研和踐行的教牧神學,是我們四年來所研究和踐行的「殷切款待」的延伸,是一種「由殷切款待到寬恕」的教牧神學。我們希望能夠這樣學習基督的教牧關愛,強化神學院的教牧學。寬恕醫治是這種本於基督的教牧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它還有很多有待一個寬恕的群體去發掘和體會的課題。以上所述的寬恕與公義的持續結合和優先次序,是其中一個課題,也是「浸神」師生在新學年先要反覆思考和學習的功課。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