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學學術交流會說起……

  「浸神」首屆「神學學術交流會」談論甚麼?
  「浸神」為何推動研究巴特神學?
  巴特研究與「浸神」推展的「實踐神學」有何關係?

  新教研大樓在2023年全面啟用以後,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在該處舉辦了形形色色的學術活動,先有學術交流會,後來又不定時舉行「微講座」。去年3月,我們舉行了首屆「聖經學術交流會」,成果豐碩,故又於今年3月25日續辦第二屆。另外,我們又於今年2月5日舉辦了本院首屆「神學學術交流會」,反應熱烈,取得理想結果。下文將報導當日的盛況,讀者可從中了解「浸神」推動巴特神學研究的原因,以及巴特研究與「浸神」推展的「實踐神學」之間的關係。

思辨傳統中的巴特神學

  本院第一屆「神學學術交流會」於2月5日在新教研大樓三樓會議廳舉行,主題為「思辨傳統中的巴特神學」。我們邀請了國內兩位專門研究巴特(Karl Barth)神學的華人學者曾劭愷博士和瞿旭彤博士,分別探討巴特神學怎樣受康德(Immanuel Kant)的思想影響,以及莫爾特曼(Jürgen Moltmann,或譯:莫特曼)對巴特三一論的批判。兩位學者演講內容精彩,見解獨到。

  是次學術交流會分為兩節;每節約一小時半,先由講員發表研究成果,然後由另一老師回應,最後有公開討論的時間。交流會採用混合會議形式,講員、回應講員、參加者(包括本院老師、同學、校友,以及其他神學院的老師和同學、教牧同工等等)既有親臨現場出席,也有通過視像會議參與,人數約共有一百四十,反應踴躍,氣氛熱鬧。

康德與巴特

  交流會第一節由浙江大學哲學學院長聘副教授、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曾劭愷老師主講,主題為「康德於現代基督新教神學之受容:以卡爾‧巴特思辨神學為例」,並由本院基督教思想助理教授璩理博士回應。

  曾博士論述康德的思想是怎樣影響巴特的思辨神學,藉此讓我們從中瞥見康德於現代基督新教神學之深遠受容。曾博士反駁麥科馬克(Bruce McCormack)對巴特的後康德(post-Kantian)詮釋範式,指出巴特對康德採取了現象論(Phänomenalismus)詮釋,而非麥科馬克所主張的經驗實在論(empirischer Realismus),因為這並不符合麥科馬克對巴特「實動論」(actualism)的描述,並且麥科馬克也忽略了巴特自己對康德的詮釋及他對康德於神學思想史的評價。

  最後曾博士在「巴特思辨神學」的範式下,比較康德及巴特是如何反駁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或譯:笛卡兒)的本體論證及「我思故我是(在)」,並指出康德及巴特的論點其實有相似之處。曾博士進一步推論,康德對「我思故我是(在)」的反駁,乃透過祁克果(Søren Kierkegaard)等思想家,間接卻深刻地影響了巴特。此受容史反映出,康德不只影響了巴特,更因其哲學瀰漫在思想的空氣中而影響了祁克果乃至巴特等數代基督新教思想家。

  璩博士完全認同曾博士對康德和巴特的解讀,認為他對兩位神學大師的詮釋傳統作出全面梳理,又細緻辨析了兩人各自一些核心思想範疇和命題,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璩博士補充了一點,就是康德是從人作為認知主體出發來研究主客關係,人作為認知主體是主動的;但「啓示—領受」是神主動的自我啓示,人作為認知主體其實是被動的。而且改革宗和巴特都認為神本質上是不可知的,人是有限的,神卻是無限;人試圖以內在(先驗)的範疇去掌握神的存在,就會犯上笛卡爾「我思故我是(在)」那樣的錯誤。根據曾博士的解釋,巴特和康德都認為這是企圖假冒成「綜合」(synthetic)判斷的分析,或這是先驗範疇的誤用,因為「存在」只能用於經驗領域,而不能用於超驗的神。

莫爾特曼與巴特

  交流會第二節由清華大學人民學院哲學系長聘副教授、海德堡大學神學博士瞿旭彤老師主講,主題為「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張力——試論莫爾特曼對巴特三一論的批判」,並由本院基督教思想客座助理教授葉沛森博士回應。

  瞿博士引用學者施韋貝爾(Christoph Schwöbel)的觀點,指出巴特和拉納(Karl Rahner)從啟示神學出發,共同為三一論重新奠基,並且為二十世紀末葉「三一神學的復興」提供了決定性的推動力。瞿博士主要根據莫爾特曼的《三一與上帝國》(The Trinity and the Kingdom,1980年)列出莫爾特曼對巴特三一論提出的多個批判,當中有不少嚴重的指控,而關鍵的問題在於莫爾特曼認為巴特強調上帝的主權先於其三一論述,為確保和解釋上帝在主權關係中的主體性和君尊性而使用三一論。

  瞿博士根據《教會教義學》(Church Dogmatics)第一卷二章8至12節談論巴特的三一論,指出巴特認為三一論的內容對整個教義學來說,是「決定性的和統領性的」。瞿博士指出,對巴特來說,啟示是事件性的,是動態的、具體的。啟示的實質性內容,就是「上帝啟示自己為主」。三一論並非聖經直接的記載,卻是以聖經為根據,是對啟示及啟示中自我啟示的上帝的恰當解釋。瞿博士論述巴特三一論的具體內容時,指出我們研讀巴特須注意的地方,期間又回應了莫爾特曼等學者對巴特的批評,並澄清了他們對巴特思想的一些誤解。

  葉博士讚賞瞿博士的演講,認為內容詳盡,講解清晰,並且觸發他自己對這兩位神學大師的一些想法。首先,巴特與莫爾特曼採用了不同的方法論,巴特從聖經的見證建立「啟示」的概念,莫爾特曼則聚焦於十字架事件,兩人從不同的焦點和導向出發,因而發展出風格各異的三一論。其次,探討三一論時,巴特是在傳統神學的基礎上進行批判,謀求更新、發展、延續;莫爾特曼則致力在文化和時代的前線上探索神學的可能性。觀察兩位神學家不同的取向,讓人意識到延續傳統有時候是包袱,但在適應時代需要的同時,也須謹慎,避免當代的意識形態主導或凌駕我們對信仰知識的探索。最後,他表示巴特與莫爾特曼對二十世紀的三一論發展確實有巨大的貢獻,然而他們詳盡的論證在過去數十年為教會的信仰實踐帶來怎樣的幫助,例如它們對宣講和崇拜的影響,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熱烈的討論

  交流會上大家熱烈討論,氣氛融洽。講員條分縷析,從不同角度比較巴特與其他神學家的思想,在現場或網上的老師和同學均踴躍提出問題及回應,激發眾人思考,講員亦隨之進一步補充或講解,彼此交流,互相切磋,實在是基督教華人神學界一場美好而豐富的學術盛宴,叫人獲益良多。

  根據參與者的回應,大部分均表示滿意交流會的安排,並且認為內容豐富又有深度,對他們很有幫助,加深了他們對這些神學家的了解,並且澄清了對那些神學思想的一些誤解。有參與者表示這講座讓他更全面理解巴特的三一論,又讓他開始明白巴特和莫爾特曼的神學進路分歧。總之,多數參與者都享受這次聚會,希望本院將來繼續舉辦這類神學學術講座。

「浸神」巴特神學研究的開始

  曹偉彤院長在會上明確表示這個交流會標誌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正式開始推動研究巴特神學。他十分高興,這次聚會邀請了國內兩位專門研究巴特神學的華人學者,與我們切磋,一同探討;又有本院兩位基督教思想科的老師擔任回應講員。曹院長表示,除了聯繫國內的學者,本院也正籌劃邀請國外研究巴特神學的知名學者,例如普林斯頓神學院的麥科馬克和亨辛格(George Hunsinger)來與我們交流,彼此學習。這事仍在籌劃階段,祈盼不久的將來可以成事。

回到神學的底層學習

  為何「浸神」要推動巴特神學研究?這與「浸神」一直推展的「實踐神學」有何關係?

  曹院長表示,「浸神」老師們研究不同的神學家,包括蒂利希(Paul Tillich,或譯:田立克)、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莫爾特曼、根頓(Colin Gunton)、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韋爾斯(Samuel Wells)等等。其中許多當代神學家都深受巴特的思想影響,若不深究他們思考的「來龍」,也就難以弄清其「去脈」。巴特的神學可說是他們思想的底層(substratum)。要明白他們背後的想法,要做神學,就要回到這源頭、這基礎去。

聖經‧神學‧實踐

  巴特研究也與「浸神」一直以來推展的實踐神學有關。「浸神」致力建構具有「神學智慧」(theologia)的實踐神學,培育具有「神學智慧」的傳道者,好能夠辨明耶穌基督的心腸,並且幫助人以祂的思想、感受和榜樣去踐行所信之道,對當下的處境作出正確的行動回應。實踐神學強調神學的實踐智慧,可以在牧養場景和社會現實的處境中切實應用。不管我們的系統神學有多強勁,聖經神學有多高超,最終還是要回歸實踐神學。

  實踐神學是實踐性的(performative)。它以實踐開始,也以實踐結束。實踐神學其中一個進路,是從描述性的分析任務開始,揭示實踐(praxis)中隱含的價值。實踐神學的高潮,是了解原本的實踐和處境後,通過聆聽神的話語和深刻的神學反思,重新理解神當下的行動,並按此更新我們的實踐。換句話說,這些任務形成一個循環,最終產生新的實踐。

  因此,我們談論的實踐神學,不是講求直接的應用,其中涉及不少辨識和神學反思的工夫。這除了需要穩固的聖經根基,也需要紮實的神學根底。若要把當代著名神學家的神學應用於現今的處境,也不能硬套過來。我們總不能因某位神學家曾如此如此說,此時此地就同樣地如此如此做。我們需要透徹了解神學家的想法,融會貫通,慎思明辨,分辨哪些元素適用於現今的時代及處境。這就是實踐神學了。

  因此,我們有必要回到當代神學思想的底層,探究巴特的神學,為學習當代的神學,打好基礎。而且,曹院長更希望我們研究巴特神學,能夠返回德文的原典來研究,而不只是借用其他翻譯的語言或其他第一流學者的研究成果。今次「神學學術交流會」兩位講員,都是通曉德文的學者,能夠研究巴特的原典,為教會作出貢獻。正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浸神」舉辦了這場「神學學術交流會」,並且開始推動巴特神學的研究。

  我們期盼不久的將來「浸神」舉辦更多類似的學術活動,繼續推動聖經研究、神學思考,以及實踐神學,好協助教會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切實遵行上帝的旨意,以聖經為基礎,對處境作深度的神學思考,隨從聖靈的引導和光照,踐行上帝的聖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