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李江勇

道學碩士

李江勇與曹偉彤院長

不忘初心

  記得剛來到「浸神」,老師不久就安排內地同學介紹自己。當時,我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來意:我來「浸神」的目的,是要成為一個好傳道人;在講台上供應扎實的信息,好好牧養信徒。這兩年半,我的目標非常清楚;本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我不斷努力學習,在靈、德、智、體、群等五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建立神學知識

  在「浸神」的日子,能夠得到眾多牧長、老師的教導,實在是上帝的恩典。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浸神」都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讓我們潛心專研,不斷進步,學會做人,也學會做神學。通過學習,我們掌握不同的神學思想,而且將其整合並轉化,尋求適切中國教會自身的處境神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學期間,我對系統神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在方法上,從三一上帝的本質(「內契三一」與「經世三一」)來認識上帝,理解世界。我也有機會深入探討創造論、護佑論、人論、三一論、終末論等,並且獲取了一些心得。老師從「多元與統一」的角度來詮釋基督教教義,讓我從各個層面了解基督教教義的形成及發展。在多元及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同學之間彼此尊重,大家學會包容,學會聆聽不同的聲音。在神學思想上允許有不同的聲音,是「浸神」的特色。在多元中尋求統一,在統一中尊重多元。

建立生命關係

  「浸神」非常強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在這個大家庭裏,大小事我們都交託給上帝,求上帝引導我們,並且與我們同在。此外,在「浸神」聽到最多的詞語,也許就是「群體」了,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在這裏「聖眾歡濟,契合主愛;不分南北,同參真道」。在港學習,我與老師和同學相處都非常愉悅。老師不僅教我們怎樣認識上帝,如何做神學,而且他們更是以身作則,以自身謙和的屬靈生命來激勵我們,要我們做一個好傳道人。

做個好傳道人

  總而言之,能夠在「浸神」求學,非常感恩。老師們啊,感恩生命中能遇到你們,與你們同行,同走一條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相信在神的帶領下,我們必定成為你們心目中的好傳道人。

  最後,求三一上帝賜福「浸神」這個大家庭,使當中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這個時代成為主的見證人,作光作鹽,踐行基督的真道!

相關文章

無能中的事奉――從但以理書一章1至6節看處身香港的我們

黃福光 舊約教授 Wong Fook-kong Professor of Old Testament   八月,本院神學碩士的課堂上,我問學生:「你們覺得今天坐在這裏上課,且學習的是古代近東的世界,是否好像沒有甚麼用處?」他們表示同意,覺得學習這些幾千年前的東西,跟今天水深火熱中的香港沒甚麼關係。為了鼓勵他們,我說了這個故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在美國求學。當時我們夫婦與一對從香港來的基督徒同學夫婦是很好的朋友。不幸地,這位同學的太太癌症復發,並且知道痊愈的機會很低。有一天,我打電話給這位同學,剛巧他不在家,接電話的是他的太太。我就在電話中問候她的病況,她明確地回答:「如果這最後一次化療也不成功,我就必定沒希望活下去。」她邊說邊哭。我很想安慰她,卻不知如何開口,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很無能。那段日子,這「無能」的感覺非常強烈,覺得我所學、所知的一切一點都不能幫助她。...

畢業生走過的神學之路

  弟兄姊妹蒙神呼召,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踏上「神學之路」。在這條路上,除了學習神學知識,鍛鍊牧養技巧,培育屬靈品格,同學還在門徒群體的團契關係中學習「隱蔽課程」,經歷神的愛和醫治,又反省自己與神、與他者、與群體的關係,並且不斷以信仰尋求理解,踐信於行。祝願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好的傳道牧者!...

我在「浸神」的「隱蔽課程」

陳敬宗 神學學士 Jones Chan (B.Th.) 陳敬宗與鄧紹光老師   四年的神學學士課程,一眨眼就完結了。回想第一年參加「浸神」在長洲舉行的屬靈操練營,初次與同學相見,就像是昨天的事,如今卻要寫下畢業感言了。回想這四年,當中有很多的學習,並且經歷了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