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深又廣的教學

劉詠基 道學碩士同學

  採用「協同教學」模式的科目,我曾修讀過的包括「教會神學觀」、「講道學」 和「韋利蒙:崇拜、倫理、宣講」。

  學生參與某一科目時,通常期望老師在某個特定的課題上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並且帶領同學深入探討和學習。在採用「協同教學」模式的科目,老師們各從不同的向度去處理同一個題目,透過多角度的分析和對話,展示該科目不同面向的多樣性。在「教會神學觀」一科,擅長不同專業的教授們分別從舊約聖經、新約聖經、教會歷史、神學、倫理踐行等不同方面提出清晰的觀點,引導同學深入討論,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到又深又廣的教會觀。在「講道學」一科,曹院長和林院牧既傳授講道的神學與方法,又分享講道的經驗和心得;當學員「試講」之後,還得到兩位資深講員的寶貴意見,真是獲益良多。在「韋利蒙」一科,三位老師在課堂上即席對話交流,將韋利蒙這位牧者能帶給香港教會的貢獻更立體地呈現出來。

  身為神學生,我們既須要在不同的學科上扎穩基礎,又須要將所學的作跨學科的對話,但礙於個人的經驗和背景所限,在整合的工夫上難免碰壁。在採用「協同教學」模式的科目上,多位老師的親身示範正好幫助我們學習怎樣將不同課堂上所學的融會貫通。當然,我們仍須要反覆咀嚼,細心思考,方能掌握。

相關文章

跨科探索新領域

黃福光 舊約教授   教授團隊每年都合教「研究與寫作」及「畢業研討班」,2014-15學年秋季的「教會敬拜學」也是採用「協同教學」方式。一般來說,這些科目有一位老師負責統籌,監察整個課堂的設計及流程;另一(些)老師則負責批改功課,評估學生表現。...

輪流教授 五彩繽紛

陳宇恩 副院牧、教會音樂科講師   2014年,我跟聖經科及基督教思想科的老師,總共五人,一同合教「教會敬拜學」。由於這科目屬於跨科學習,所以需要整合各個範疇,理論和實踐並重。開課前,我們幾位老師一同開會,探討課程的目標、範疇、重點內容,以及功課要求,好幫助同學從聖經、神學、教會歷史、教會傳統及禮儀、教會崇拜事工及牧養、倫理實踐、現代文化處境等多個角度,去思考教會崇拜的職事。課堂是由各專科的老師輪流教授相應的課題;而我主要負責統籌,同場觀察每次上課情況,並且任教後半部分的課堂。我嘗試將聖經、神學、歷史等各範疇整合,然後套用在教會崇拜事工當中,看看如何應用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