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山道期刊》……

黃順成

本院神學碩士生

  假如沒有了《山道期刊》,那就太可惜了。《山道》流露了「浸神」老師及學者們對學習的熱情,以及他們對華人教會的疼愛。各位老師及作者各有專精,有精通神學教義,有鑽研新舊約聖經,也有長於倫理思考。閱讀《山道》,讓我進入他們的視界,從他們的眼睛看見神學世界及教會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浸神」教導我們神學教育是終身的事。我們取得神學畢業證書後,在工場上縱橫馳騁,忙於事奉,就往往忘記了這事。但《山道》卻提醒我們,牧者仍在學習的路上。「拿起來好好閱讀」,是眾老師曾對我的挑戰,也是我牧養的羊群今天對我的要求。誠然,我總不能老是翻新「舊貨」,圖個便利。

  對傳道人來說,在繁忙事奉中閱讀,似乎是奢侈的事。我要花上好幾晚的工夫,才能勉強讀畢《山道》的文章。可是我仍然覺得,每期《山道》都值得我花上時間,去攀越知識山嶺,因為這是深化信仰、擴展視野的過程。回想過去閱讀《山道》的經驗,我不能忘記閱讀「上帝子民的見證」(第37期)時心裡的感動,也不能遺忘追看「保羅新觀」(第25期)的日子,以及「靈命塑造與教牧職事」(第15期)給我的提醒。

  假如沒有《山道期刊》……幸好這只是「假如」!祝願《山道期刊》繼續啟發我們的悟性及思維,展現信仰的內容,造福本地及海外的華人教會。

相關文章

叫人驚喜的《山道期刊》

黃福光 舊約教授 Wong Fook-kong Professor of Old Testament   這些年來我擔任《山道期刊》的編委,實感榮幸。身為期刊的編輯,我自然希望閱讀《山道》的人越來越多。但沒想到竟有位澳洲的聖經學者向我索取我兩三年前在《山道》發表的文章之英文版本,我十分驚喜。想必是他的一位學生(可能是從香港前往當地進修的華人學生)引述了我的文章,引起他的興趣。知悉遠至澳洲的同好也閱讀《山道》,實在叫人欣喜。這肯定了我們的努力!同時,這也讓我們醒覺,提醒我們必須繼續保持《山道》的水準。神學院的學生會讀《山道》,在功課中引述它;同樣,他們的老師和外國的同好也可能樂於讀它呢。...

《山道期刊》20週年

  《山道期刊》(下文簡稱《山道》)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學刊,自1998年創刊以來,半年一期,從未間斷,到了今年底出版第四十期,便進入二十週年。因此,我們特地邀請了《山道》的主編、編委會成員,以及讀者,談談他們對這期刊的感想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