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基石屹立不倒

蘇家輝(2008年畢業)
沙田浸信會署理主任牧師

  「神學」(Theology)意指對神的相關主題的研究,其涵蓋領域之廣闊,讓人窮一生精力也未能測透。我感到自己過去對神學的認識相當淺薄,而進修神學碩士課程,讓我有機會走進神學的世界,透過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及匯報,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對信仰有多一份體會和經歷。

  相對於道學碩士課程,神學碩士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並要主動學習並對相關範疇作進深研究。英語世界有一句說話:“No pain, No gain”,意思是沒有付出,又豈會有收穫呢!修讀過程難免艱辛,對仍在教會事奉的我更甚,放假的日子就是與書本及圖書館為伍,整個人彷彿浸淫在神學的浩瀚宇宙中。四年的學習過程縱然不易過,我卻是嚮往,就如昨日之事,記憶猶新!除了課堂的學習,撰寫畢業論文更是一大挑戰,由擬定題目、定期約見論文導師、不斷修正至完成論文,這段日子講求專注及毅力,缺一不可。能夠完成課程,是我人生的驕傲,更是上帝的恩典。

  畢業至今已差不多七年了,回望過去,神學碩士課程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更能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及認真做事的態度;卓越的表現並非一朝而成,是須要不斷努力與學習,存謙卑的心,勇往直前。作為牧者,我們要面對瞬息萬變的世代,要作出適切的回應及牧養,而充足的學術裝備提供了穩固的神學基礎,讓我們縱使面對風暴,真理的基石仍然屹立不倒。

相關文章

訓練獨立思考、獨立硏究

鄧紹光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神學碩士課程跟之前的道學碩士課程,無論在學習上或教授上,都甚為不同。筆者作為老師,採取的教學方式也反咉出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叫人欣喜的學習成果

陳合英 聖經科同學   猶記得在修畢道學碩士課程時,心中想到自己在未念神學之前,曾花上十年不停地修讀與工作相關的課程,而事奉乃一生之久,短短三年基礎神學課程匆匆而過,我還未及深化所學到的東西,便要告別校園了。為了在聖經教導的事奉上有更好的果效,畢業時心中已萌生繼續進修的念頭。只因牧會與進修兩難全,故此選擇先把心力集中在堂會的事奉。兩年後,教會加添了數位傳道同工,分擔了事奉的擔子,心想那應是適當時候報讀神學碩士課程了。...

一個「老兵」看學院近年的發展

梅智理(Jerry Moye) 舊約及靈修學榮休教授 時光下的轉變   1973年,我開始任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當時,在老師團隊之中,還未有已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教授。現在卻不同了,我們擁有一隊數目可觀、學養深厚的華人教授,他們分別於英美一些享負盛名的學府取得博士學位。我在學院任教的前十年,班上的學生並不多。記得有一年,基礎神學課程只有兩名畢業生。時至今日,學院每年都有眾多畢業生修畢各種課程,而我們開設的基礎神學課程亦不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