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宣教士
梁碧瑜 道學碩士一年級 Leung Bik-yu (M.Div. 1) 一份覺醒:學習作主的門徒 我在一個未信主的家庭長大,神奇妙地安排我入讀一所基督教中學,讓我有機會認識耶穌基督。初信主的我常渴慕經歷神,但信仰根基並不穩固。到大學階段,因著報讀了學園傳道會的門徒訓練課程,我才知道神不單要我們信靠祂,更呼召我們成為祂的門徒,把生命主權交給祂。同時,我也認識到大使命是主給每個門徒的命令。這份覺醒使我開始學習作主的門徒,也學習傳福音及造就門徒。後來在一個營會裡,我第一次聽到這個信息——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從未聽過耶穌的名字!這信息像一個在耳邊響起的警號,我為許多人未有機會聽聞福音而扎心。...
閱讀更多
不與俗同的上帝公義(上)
禤智偉 實用神學(社會倫理)助理教授 Freeman Hue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ractical Theology (Social Ethics) 「為了爭取公義,為甚麼不可使用武力?」 香港經過近幾年時局的乖變,社會紋理日見撕裂,持不同政見的人彼此傾軋,於是社會上開始湧現這類聲音。有些基督徒也無法以和平的福音抵制暴力的引誘,連教會內亦有人提出相同的質問。在他們眼中,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守正辟邪、鋤強扶弱,是教會最優先的社會使命;甚至有信徒更大義凜然地主張「以武抗暴」,滿以為這樣「捨身取義」就最肖似基督。...
閱讀更多
傳道者的特質
蔡禮遜 道學碩士三年級 Choy Lai-shun (M.Div. 3) 經文:徒八26-40 前言 今天我會與大家看腓利向埃提阿伯太監傳福音的事蹟,一起從中學習。從使行傳八章5至6節,我們知道腓利既會宣講耶穌基督的福音,又能行神蹟,並且他在撒瑪利亞的福音工作有相當好的果效。第6節說:「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蹟,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第8節更說:「在那城裡就大有歡喜。」這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我相信大家一定期望自己的福音工作有這種果效,我們都憧憬自己的福音對象「同心合意地聽從」我們的話,並且「大有歡喜」。只是,我們也明白,福音工作的果效如何,並不是我們能夠完全掌握的。因為這是聖靈工作的範疇,就正如保羅給哥林多教會的教導一樣,他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三6)作為傳道者,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栽種和澆灌,並且思考如何做好我們的本分。因此,今天藉著腓利向埃提阿伯太監傳福音的事蹟,讓我們一同思考:一個傳道者應有哪些特質?甚麼特質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