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二期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邓绍光

贫富不均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不单现今世代如此,古代的旧约及新约世界也是一样。因此,本期《山道期刊》以「贫与富」为主题,邀请不同学者撰文讨论,范围包括旧约、新约、早期教会、基督教伦理等不同领域。

戴浩辉的〈旧约中的贫与富(一):五经与叙事文体〉分析五经中的律法,从而表明贫富是当时的事实。可是,律法却没有要求消灭贫穷,而是要求耶和华的子民承担起照顾贫穷人的责任。此文指出,财富是上帝赐福的象征,但以色列人的故事并非关乎财富,而是关乎上帝的应许和护佑。再者,财富只是上帝的礼物,而人致富的经过并非必然光彩。陈耀明的〈财富与贫穷:耶和华对土地的要求〉则把贫富问题的焦点放在古代以色列如何对待土地的态度上。身为与上帝立约的子民,他们要视土地为耶和华赐赠的礼物,不可以像邻国那样把土地变成崇拜的偶像。可是以色列人却走上歧路,骨子里拒绝耶和华的主权,破坏了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就是他们没有遵守律法,好好管理大地,结果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且被无数先知批评,要求以色列人承认财富是上帝的礼物,且更要好好照顾他们当中的贫穷人。

梁俊豪的〈从古今观点看贫穷、仅足生存与保罗群体的经济地位〉和黄汉辉的〈保罗的贫富互惠逆转思维〉都与保罗研究有关。前者关心的是如何理解保罗群体的经济情况,后者侧重保罗对贫富的看法。梁俊豪指出现代学者对希罗社会的经济状况和财富分配不均的研究,对分析保罗群体的贫穷状况甚有帮助,而讨论的焦点集中在:(1)希罗社会的阶层结构属「二分结构」(「旧共识」,即精英与非精英)、「三分结构」(即精英与非精英之间存在「中间阶层」),还是贫富程度在人口分布中是逐渐变化(「新共识」) ? (2)保罗、信徒领袖及信仰群体是包含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能代表希罗社会的阶层结构(「新共识」),还是成员都集中在贫穷阶层(「旧共识」)? (3)现代社会关于财富分配不均的研究,如何应用于希罗社会以至保罗群体?把非精英阶层按「仅足生存」开支的倍数来建构六等分的经济水平阶梯,是否比按职业和身分标签划分的「贫穷/ 经济尺度」,更有效地描述希罗社会贫穷人口的分布?黄汉辉的文章,则分析保罗在马其顿及亚该亚教会为耶路撒冷教会收集捐款的事情,从而探讨保罗所抱持的一种贫富「互惠」思维。他首先以保罗在罗马书十五章22至29节提及收集捐款一事为起点,然后分别触及哥林多书信(林前十六1-4;林后八~九)和加拉太书(二10);最后回到罗马书,探讨保罗在罗马书十五章22至29节提出的捐款收集其背后的「互惠」思维。保罗没有在传道的过程中解决社会的贫富问题,但因着「在基督里」,教会群体可以超越不同的界限,当中的信徒可以彼此互惠;在上帝那倾流的丰富恩典下,有余的可以补不足的,以致不会有人缺乏,或有人过剩。

辛惠兰的〈贫与富相依:《黑马牧人书》的启迪〉,探讨第二世纪使徒教父著作《黑马牧人书》第五十一章的第二比喻,借此了解教会中的富人和穷人应有的关系;就是使用「榆树」和「葡萄树」的共生关系,来类比他们的关系,从而说明两者也是相互依存协作的。这种看法可以视为承袭了圣经传统中「敬虔贫穷人」和「邪恶富有人」的部分看法,并采纳当代罗马的恩主(patronage)文化而有所发展,避免将「贫」、「富」置放在矛盾对立的两极,反而探索双方如何运用各自的强项和独有的(物质/ 属灵)资源,互补相依,彼此成全,一起结出最多的果子。刘振鹏的〈教会,贫穷与你何干……! ? ——阐释尤达的主餐践行之神学及伦理意义〉,旨在探索神学家尤达(John H. Yoder)对主餐的看法,从而指出其伦理意涵在于基督徒的关顾和慈爱,这不应只局限于对待自己人,也当延伸至外人身上,且不应只关心本地的需要,也当注意邻国的困难。本文首先简介尤达的《身体政治》(Body Politics),继而讨论尤达讲述的主餐的意涵,跟着分析主餐、禧年、弥赛亚三者的关系,最后仔细检视主餐的伦理意涵。

本期的讨论文章有梁以利亚的〈基督教伦理与生命更新之关系:探讨圣灵的角色和更新的本质〉。此文讨论圣灵在基督教伦理及生命更新上有什么重要性,以及新生命的本质,并提出伦理应用上实质的建议。至于本期的书评,评述的著作涵盖多个领域,既包括圣经神学、早期教会历史,也涉及释经方法、宣教神学、系统神学等各方面。透过评论者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不单可以从中知道知识前沿的发展,也可以在他人的基础上再行思考相关课题,有所进深。

评论被关闭,但引用和禁用Pingbacks是开放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