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主恩典  摸索前行

林諾欣

神學博士候選人

  一有次參加實習教會的營會,期間我首次嘗試夜間遠足,沒有電燈照明,需要步步為營。對我而言,攻讀神學博士課程的過程,與夜間遠足也有點相似。

  2006年我在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學位,之後再完成神學碩士課程,現正攻讀神學博士課程。對我而言,這恍如成長之旅。道學碩士課程像基礎班;匆匆三年,我鳥瞰基督教世界,略懂神學的「ABC」。到了神學碩士課程,我開始進入豐富的基督教傳統,學習不同傳統對上帝的認信和反思。技巧上,我學習如何閱讀及梳理神學先賢的論述,以了解其處境和關注的問題。神學博士課程則進到另一層次,不是被動地吸收,更是主動地發掘。過程中,我不單要學習掌握某一神學家的觀點和論述,更須要梳理神學與哲學思潮的發展。這促使我學習「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學習如何分辨分析,梳理脈絡。

  攻讀博士課程期間,為了學費和生活,我在教會擔任半職傳道。教會牧會與研究學習,截然不同。前者須要應對林林總總的問題,瞬間作出判斷並回應;後者則講求深思熟慮,先了解問題之根本和癥結,後作出批判回應。如此一快一慢,的確需要時間和心力來調節。但這「快慢配」也是奇妙的。一方面,牧會須要接觸不少人,與他們同行,這為我孤獨的研究生活添上色彩,並且給我機會思想所研究的內容如何應用於現實的信仰群體。另一方面,研究所強調的分辨工夫,亦助我處理教會內種種問題,提醒我信仰之重要根基,以免被問題牽著走,失了焦點。

  雖然在攻讀博士課程的路上面對不少缺乏,但感恩上帝的恩典夠用,祂的話語適時賜下安慰、幫助和鼓勵,加上家人的體諒和陪伴,老師們的耐心包容和指教,教會肢體的關心和支持,這一切好像漆黑山徑上的白石,讓我能夠穩步前行。

相關文章

感恩不盡

吳立斌 神學博士候選人 Wu Libin Th.D. Candidate 立斌與丈夫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從2016年1月我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攻讀神學博士課程,至今完成博士論文的初稿,學業行將結束,我在「浸神」求學已經有五年多。期間,最讓我感恩的,是神為我預備了一位盡心盡責、滿有愛心的導師黃福光教授。可以說,如果沒有黃教授盡心幫助和教導,我的論文初稿就不可能完成。...

綠色浸神從信仰到實踐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多年以來一直關注環境保育,近年在校園內更是大力推動提倡,所以今期《院訊》邀請多位老師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談論環保,又邀請本院行政事務長張林小雅師母講述我們如何在校園裏推動及實踐環境保育。此外,我們訪問了本院「校舍環保研究小組」幾位成員,分享他們對「浸神」推動環保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