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乃一種生活方式

黃福光

舊約教授

  時光飛逝,「浸神」的神學博士課程彷彿才開辦不久,去年就誕生了我們首名神學博士。當然,對神學博士生而言,修讀期間想必度日如年;不過,所花的光陰都是值得的,因為可以獲得豐碩的學習成果。

嚴謹鑽研 批判思考

  據我理解,「博士」中的「博」字,意思為眾多、廣大,用以表示學者於求學過程中獲取了廣博的知識。在某程度上,這是真的,卻不是事實的全部。隨意拿起一篇博士論文看看,就不難發現其重點在於「深度」而非「寬度」。論文往往選取範圍較窄的專題或文本,然後深入徹底地探討。博士生從中學會的技巧,主要是如何嚴謹地研究某個題目。學生畢業後,可以把這同樣的技巧運用於其事業中的其他項目。換句話說,學到的並非只是新的知識,更是學會如何學習。現今世代,資訊爆炸,知識唾手可得。二十多年前,我剛執教鞭,要求學生牢記許多日期和事實;但今時今日,他們只要使用智能手機或電腦,就能輕易搜尋獲得這一切,死記硬背變得多餘了。他們需要的,是以批判態度評估資訊的能力,甚或是這樣的習慣。這基本上正是博士課程所要達成的——不斷磨鍊學生的批判思維,潛移默化地變成他們的思考習慣。付上時間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尋求真理 治學做人

  我說付上時間和努力,並非僅指學生。指導老師訓練博士生,同樣要花上大量時間和心力。作為過來人,我當然明白問題不在於學生。我們日常生活,只要根據印象、感受或朋友的意見,就足可作決定。這樣做不一定是錯,因為作決定後,我們仍要面對自己的感受,與朋友相處。然而,從事學術研究,我們尋求的是真理,而非自我良好的感覺或為要取悅朋友。再者,我們日常生活,通常無須十分準確。大多數人認為說天氣「涼快」或「炎熱」已足夠了,無須準確地說今天是攝氏12.5度或34度,才決定該多穿一件外套或穿短褲。又或者,我們斥責朋友「總是」做我們不喜歡的事,通常是指他們「多次」這樣行。但在學術世界,所有事實都必須核實,且說得越準確越好。這就需要我們學習去調整。其實,在博士課程學得的技巧,也有助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然,事事都堅持絕對準確,或會觸怒身邊的朋友,但我們也的確需要掌握準確的資訊,並且必須基於合理的原因來作決定。最終,這並非只是關乎取得一個學位,也是關乎學習一種生活方式。

  信徒的學術水平日益提升,好像香港這樣的現代大城市所面對的挑戰,也日見複雜,本地之博士課程的需求因而產生。對未能或不欲到外地深造的學生,「浸神」的神學博士課程是不錯的選擇,而且有熟識本地議題和文化的老師擔當指導老師,也是我們的優勢。因此,有志以亞洲或香港為處境做神學或聖經研究的弟兄姊妹,可將本院的課程放入考慮之列。

(羅樂生 譯)

相關文章

感恩不盡

吳立斌 神學博士候選人 立斌與丈夫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從2016年1月我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攻讀神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