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叫人驚喜的《山道期刊》
黃福光 舊約教授 這些年來我擔任《山道期刊》的編委,實感榮幸。身為期刊的編輯,我自然希望閱讀《山道》的人越來越多。但沒想到竟有位澳洲的聖經學者向我索取我兩三年前在《山道》發表的文章之英文版本,我十分驚喜。想必是他的一位學生(可能是從香港前往當地進修的華人學生)引述了我的文章,引起他的興趣。知悉遠至澳洲的同好也閱讀《山道》,實在叫人欣喜。這肯定了我們的努力!同時,這也讓我們醒覺,提醒我們必須繼續保持《山道》的水準。神學院的學生會讀《山道》,在功課中引述它;同樣,他們的老師和外國的同好也可能樂於讀它呢。...
《山道期刊》,繞道而行的服侍
鄧紹光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山道期刊》是一本學術期刊,這是清楚明白的,但是學術期刊不一定就是「離地」不食人間煙火的,這卻是須要辨明的。就如沒有純粹數學像微積分的發明,恐怕科學、經濟學、工業工程學就不會有今日的發展。《山道》並非一本純粹為學術而學術的期刊,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服侍教會群體,好能夠更廣更深認識並踐現信仰。...
生之痛.生之樂
吳國傑 基督教思想(教會歷史)教授 出版猶如生產,初聞懷孕喜訊,總覺興奮雀躍。筆者於2001年初開始在浸神事奉,創刊於二十年前的《山道期刊》此時已有數期面世。任教不久,即有幸獲邀擔任2003年總第十一期的編輯,初嘗文稿邀約、審閱、校對的滋味,且首度於期刊加入「討論文章」部分,工作雖具挑戰,卻帶來喜樂。此後,續有機會為期刊擔任三期編輯,撰寫文稿十數篇,對期刊出版的參與看似從沒間斷。2010年,曹偉彤院長邀請筆者進一步擔任編輯委員之職,我既對學術研究素有負擔,遂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