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神學,(不)是甚麼?
鄧紹光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一 西方神學界近二十年興起的「公共神學」究竟是甚麼?我們真有一種叫「公共神學」的東西嗎?在英語中有public theology與theology of the public。當然,西方神學界的「公共神學」,不能單單由其英文字眼的使用,就可以決定其意義。但是,筆者這篇短文,並不準備檢視西方神學界的「公共神學」,而旨在提出個人的反思。下文將首先從這兩個英文詞語開始,透過其傳統用法來展示筆者個人所認為的:「公共神學,(不)是甚麼」,好能對「公共神學」作出一種負面、否定的界定,同時反顯出其正面、肯定的意義。...
閱讀更多
神學博士學位課程 從醞釀到誕生
三博士的分享 經過了三年多的醞釀和籌備,本院將於2012-13學年春季推出神學博士學位課程。「博士課程籌委會」三位成員鄧紹光博士、黃福光博士、曾思瀚博士接受了《院訊》訪問,與讀者分享博士課程的籌備經過,還有它背後的構思、期盼與承擔……...
閱讀更多
新里程——神學博士學位課程
本院將於2012-13學年春季:推出神學博士學位課程 .回應三方面的需要 自六十年代開始,本院作為亞洲浸信會神學研究院(ABGTS)其中一個創辦者,曾以合辦方式開設博士課程,參與香港及東南亞神學人才的培訓工作。其後在1999年,學院正式成立研究院,開設神學碩士課程。...
閱讀更多
走在年明路上——對教育與神學教育的反思
周佩珊 遙距教育課程主任 Chow Pui-shan (Director of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 屈指一算,我走在年明路上,今年剛好十年了。年明路帶我走過三年道學碩士、三年神學碩士的晴天雨天,又一路領我走進遙距教育課程,成為這部門的同工。對我來說,年明路是一條通往教育的路途,帶領我在「浸神」接受神學教育,進而在這地方事奉神。窄長的年明路,穿插著老師、同工和同學的身影,在今年8月底開課的日子,路上更添上不少新足印。這群新踏上年明路、預備委身全職事奉的新同學朝氣勃勃,為年明路上的「浸神」景致,增添一番新氣象,也引發我對教育與神學教育的思考。...
閱讀更多
新一頁
區紹賢 道學碩士 Au Siu-yin (M.Div.) 三年前的盛夏,我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在「浸神」開展人生新一頁。我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是因為從上帝而來的呼召非常明確,而我心裡也有很實在的平安和確據。可是,由於居所距離神學院相當遙遠,上學後每天花在舟車往還的時間不少,身體難免感到疲累。況且放下書包已有差不多二十年,加上自己年紀不輕,要重新投入新環境,去攻讀一個全時間課程,著實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還有,在緊湊的學習之外,尚要適當平衡家庭生活、教會事奉,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以上種種的困難和壓力,究竟自己是如何走過去的,現在回想起來也無法一一記清,只知道上帝的恩典在這段期間一直沒有間斷,更是越來越豐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