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退修之旅

辜偉雄

神學碩士

辜牧師與黃福光副院長(研究)

  感謝神,讓我於完成道學碩士課程的母校繼續進修,並經過波濤洶湧的九個年頭後,終於完成整個學習階段,使我更進一步認識所信的無限的神,也裝備我帶領受牧養的弟兄姊妹更進一步認識祂。

波濤洶湧的旅程

  形容這旅程為「波濤洶湧」實在不為過。回憶2013年,自己在服侍上遇到瓶頸,事奉上經歷非常難過的時間。正處於屬靈低潮之時,感謝神讓我有機會與曹院長詳談,並得到他非常寶貴的牧養。院長細心了解我的情況後,並不是與我分析面前的艱難,或是給我任何解決那些困境的建議。院長直接看到我靈性上的問題和需要,於是提議我再次回到神學院——一處曾經造就我靈性的地方——繼續接受裝備。院長不是單單想我回到神學院「進修」,更希望我能夠藉每星期一次回學院上課的時間,得到「退修」的機會:從波濤洶湧的境況中抽離,進入與神親近的寧謐,從而可以「屬靈地」面對波濤洶湧的處境。

靈性退修的機會

  我相信這真的是神的準備。我於2014年重返校園,第一個學期選讀了兩科。其中一科是「聖經考古學」,這實在令我大開眼界,叫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我選修的另一科,更叫我相信那是神特意為我安排的「退修」時間。我選修的第二科是「第二聖殿時期的猶太文獻研讀」,其中我研讀的文獻就是《馬加比書》。2014年9月,「佔中」正式爆發,當時我研讀的《馬加比書》,正正能幫助我對事件作出更為深入的神學思考。再者,由於在學院的學習成為了我「退修」的機會,這讓我能夠以更屬靈的向度來與受牧養的弟兄姊妹面對那波濤洶湧的處境。我想,若當時沒有回到神學院「退修」,以我那「波濤洶湧」的內在生命,實在難以有堅穩的「靈性」來與弟兄姊妹同行那段艱難的路程。

風浪重重主同行

  另一個波濤洶湧的處境,是當我完成所有修讀科目,正開始預備畢業論文之際,神呼召我進入另一個工場服侍。由於進入新的環境,新的適應叫我不得不擱下撰寫畢業論文的事。當我開始適應在新工場的角色和事奉,2019年又爆發了社會事件。感恩的是,從2014至2018年,經過連續幾年在神學院的學習和「退修」生活,我相信自己的靈性已經得醫治,得堅固,以致我能夠更好地作出屬靈辨識,帶領教會相對平靜地度過那段「社會撕裂」的時間。但接著又是三年的疫情,無論是教會、社會,以至神學院,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我的畢業論文完成之日似乎遙遙無期,神又安排神學院在這時間變革學制,給我開了一條出路,叫我能夠在新的制度下順利完成學業,完結了這段在波濤洶湧中「退修」的日子。

  如今我畢業了,但相信這只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神讓我在如此波濤洶湧的九年經歷靈性的退修,我深信祂實在是一直扶持著我,叫我有力繼續走在事奉的路上。波濤洶湧的時候,祂讓我知道祂是平靜風浪的主,正與我同坐在一條船上,一同渡過風浪。感謝主!

相關文章

讀甚麼?為甚麼讀?

黃順成 神學碩士 Alben Wong (Th.M.) 再思學習的意義   畢業在即,心裏充滿感激。時間有限,恩典卻突破時間的限制。從道學碩士到神學碩士的學習,俱是恩典滿滿。要感激「浸神」讓我這個躲懶的人,可以在充裕的時間裏一再享受學習的快樂。期間,一眾師長循循善誘,讓我一再體會教牧同工該「讀甚麼」、「為甚麼讀」。後者是對我這位在職傳道人的警醒,讓我不至於迷失在忙碌的事奉裏。學習總有其本身的意義。因此,我的分享焦點是神學院的教化。我認為這也是對傳道者自身的批判。雖然世上沒有完美的典範,但這裏的教導讓我省察自己不應被時代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