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校園擴建計劃」簡介及發展

張林小雅 行政事務長 Celia Lam Juergens Dean of Administrative Affairs 新教研大樓之構想   神學院在過去多年無論在課程革新或教授團隊等各方面,均有長足發展,學生人數也不斷增加。為支援學院持續長遠發展,董事會於2016年初成立「校舍發展策劃委員會」,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學院在發展方面的需要及擬定相關的方案。「校舍發展策劃委員會」隨即在其轄下成立「建築小組」,邀請具恩賜的專才擔任顧問,協助學院行政人員處理修訂土地契約事宜,以及就如何有效使用校舍空間提供專業意見。「校舍發展策劃委員會」經過仔細檢視學院的發展條件後,遂向董事會建議在校園内興建一幢教研大樓,並獲董事會通過接納,且交由「建築小組」落實有關建議。本院師生均獲得校園擴建的最新資訊,眾教授也就學院教研發展所需設施提供意見。「建築小組」和教授代表連同建築師彼此交流討論,塑造出新大樓的設計。...
閱讀更多

擴展「信望愛」門徒群體與擴建校園

曹偉彤 院長 Joshua Cho President   猶記得九年前我就任院長之初,有一位非常關心本院的肢體主動向我提出,願意向本院捐助一筆為數不少的奉獻,作為興建新大樓之用。當時我想到自己剛出任院長,學院百廢待興,只願一心尋求神的引導,教我如何帶領神學院走出陰霾低谷。肢體對學院奉獻的愛心我既不可辜負,但一切必須配合神的時間,而當務之急是讓學院重上軌道,於是我在神面前立定心志,在神學院這塊神所賜的土壤上默默耕耘,靜候神所預備的時機來臨。...
閱讀更多

一趟屬靈航程

代聖明 道學碩士 Dai Shengming (M. Div.) 代聖明與劉振鵬老師 踏上一趟屬靈航程   2016年1月4日,我正式入境,從內地來到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浸神」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寧靜而祥和,乾淨又整潔。「浸神」面向大海,像一艘停泊在岸邊的大船,隨時準備出海遠航;畫面感極強,可以說是美不勝收,遠超過我想像中的樣子。置身在這樣的美景之中,我禱告神,把自己前面兩年多的學習和生活交託祂,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閱讀更多

日常生活中作主門徒

何敏超 基督教研究碩士 Ho Man-chiu (M.C.S.) 何敏超與鄧紹光老師   轉眼之間就完成了兩年的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轉眼之間便要離開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了。 懷著「問題意識」入學   還記得當初決定報讀這課程,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參加了「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中鄧紹光老師所主持的神學思潮工作坊。這是2016年的事了。當時,鄧老師帶領一眾參加者一起思考香港當下的社會政治處境需要怎樣的神學。他還說,香港教會回應不了香港的社會處境,是因為教會過去一直沒有著力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教會無法回應,其實只是在承受自身在這麼多年來所欠下的債;不過,我們現在意識到問題,並開始思考,總比不思考好。我就是懷著這樣的「問題意識」進入「浸神」,希望與其他同道中人一起為教會思考相關的問題。...
閱讀更多

僕人生命的磨煉

何子媚 神學學士 Ho Tsz-mei (B.Th.) 塑造生命的課程   十分感激天父帶領我進入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完成四年的神學學士課程。學習神學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除了要應付功課、考試和無上限的書本閱讀之外,還要面對個人生命的反思、時間分配、與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磨合相處、教會實習裡遇到的種種挑戰;這一切彷彿成了天父給每一位神學生操練生命與靈性的方法。所以,我們這一群領受呼召去接受神學教育的神學生,不單是為了增進知識和技巧而努力讀書,而且更是渴望得主裝備成為合祂心意的用人,以我們生命的榜樣去牧養天父所交託的羊群。...
閱讀更多

在「浸神」的屬靈航程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浸神」)的校園設計,就恍如一艘大船。弟兄姊妹蒙神呼召踏上這艘大船,展開一趟滿載恩典的屬靈航程。他們不但在門徒群體中接受神學裝備,更在其中經歷磨煉,生命得以成長、更新、突破。這趟「信仰尋求理解」的旅程,最終成了一生「信仰演示理解」之旅,叫人無論在言行教導,無論在大小事情上,都要忠心作主門徒,展現基督的真實,以及祂所成就的一切!...
閱讀更多

獻給神.拆毀再陶造

羅凱睿 (神學學士一年級) Terence Law (B.Th. I) 不想讓機會流走   我在一個基督化家庭成長,是家中的獨子。自幼便跟隨父母上教會——粉嶺浸信會,上主日學,參加崇拜。年幼時,我曾經決志兩三次,當時的心態是覺得十分有趣,沒有認真思考信仰與自己的生命有甚麼關係,以及要讓神改變自己。...
閱讀更多